一朝春雨过,万物皆清明。清明不仅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了加深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在亲身体验中感知清明风俗,敬畏生命之力量,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激发孩子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世纪幼儿园(南区)的孩子们,开始了一场与清明节的别样体验之旅。
孩子们听了老师讲的关于清明节的习俗后,他们又有什么独特的想法呢?
我的清明节计划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节前后雨水充沛,是进行种植的好时机。孩子们去小菜园撒下种子,种下苗苗,将满满的希望交给大自然,期待着大自然的馈赠。
你好呀,小苗苗~
让我来保护它们长大吧!
保护蛋宝宝在行动
“感恩”是永恒的主题。为了让孩子体验父母照顾宝宝的辛苦,生发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并养成负责任的好习惯,由此,为期一天的“护蛋行动”开始了。孩子们像大人一样小心的呵护着自己的“蛋宝宝”,一刻也不离开。
洗手、游戏时都要带在身边
给蛋宝宝搭建了一座“房子”,好好保护它。
蛋宝宝的花样游戏
蛋宝宝还能玩出哪些游戏呢?孩子们给蛋宝宝涂上漂亮的颜色做“衣服”;互相碰蛋,看看谁的蛋蛋最“坚强”;掉落的蛋壳可以做粘贴画...
奇思妙想的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富有想象力的“小世界”。
蛋壳画一画~
蛋壳粘贴画
清明节有寒食禁火,食冷食的习俗。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青团了。青团,又叫清明粿,由艾叶榨汁和糯米面,红豆、蛋黄等做馅制成。每一个步骤都最大程度的放手给孩子,由孩子自主完成,孩子们在制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提前在家练习制作流程,体验与家人分享的快乐。
看一看,摸一摸
开始制作啦!
先把面团揉一揉
初次认识艾草,孩子们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中多感官认识了艾草。尝过了艾草做的青团,还有什么可以用来制作青汁呢?
孩子们前期有用菠菜汁做过水饺的经验,讨论后都觉得可以用菠菜汁来做。
择菜、清洗、榨汁,每一个步骤孩子们都认真对待~
和面团,包馅儿~
上锅蒸熟就可以吃咯!
体验到制作的过程比较复杂、繁琐后,孩子们也知道了家人们在每天做饭时的辛苦。当青团出炉后,选择带回家和家人们一起分享品尝,让爱在分享中传递,感恩在行动中铭记。
春暖花开日,踏青正当时。幼儿园里鸟语花香,孩子们在花海里细嗅花香,捡拾花瓣,制作“香水”、花篮;安装好风筝,让它翱翔在天空中,留住快乐和美好。
我们来做自己的风筝吧!开动脑筋想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风筝呢?
瞧~我的想法我来画!
搜集好材料后,我就要开始制作啦!
风筝做好啦!
试飞成功!
整个清明节活动带给了孩子们满满的体验感!从做计划开始,把最大的自主权交换给孩子们,从灵感的生发,到计划的实施过程,发现了许多“哇”时刻,也发现着了不起的孩子们。同样,这个过程也离不开家长们的支持,每一次的回应,每一种材料的提供,每一句称赞,都是大家对我们的全力支持,对孩子成长最好的助益!
在这个落英缤纷的季节,孩子们要去赴一场和春天的约会,追随孩子们的脚步,将共同发现春天的精彩,发现了不起的儿童!
来源:寿光世纪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