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共产党员马明文,不忘初心,潜心钻研、传承弘扬传统木工制作技艺,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崭新的时代魅力。
在济宁高新区创启大厦鲁班文化展示馆,马明文正在给几名年轻人介绍传统木工技艺。这个面积350平方米的展示馆,是马明文于2019年打造的,其中展示的家具、鲁班锁及一百多件榫卯结构制品,都出自马明文之手。自展馆建成以来,一直坚持免费开放。
马明文祖辈都是传统木匠,耳濡目染之下,他从小就对这一行当产生了兴趣,大学毕业后就回到家乡创建了木艺工作室。为了掌握这门技艺,最初马文明可没少吃苦头。一直以来,木工技艺都是靠口口相传来传承。没有文字资料记载,导致很多榫卯结构制作方法都已失传。马明文四处拜师学艺,每找到一种榫卯结构,他都会用心钻研完善。
如今,马明文已整理制作出108种榫卯结构,还原制作33种实体模型。他研发的文创产品“非遗盒子”,包含图纸、工具、原材料等,只需根据图纸说明,自己动手就能制作出鲁班锁、闹钟、书签。2020年,“非遗盒子”荣获创意济宁大赛金奖,马明文获得任城区五一劳动奖章,并被评为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工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近日,马文明结合传统木艺,利用活字印刷术印制了入党誓词,分发给前来参观的党员们,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我觉着这和我们党的精神传承有息息相关之处,所以,今年我就想以传统的手艺,向党和国家表达我的喜悦之情。”济宁市木工制作工艺非遗传承人马明文表示说,文化要靠时间和心灵悉心酿造,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成果,木匠也是如此。
来源:济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