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3月25日讯 为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着力将干部优良作风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动能,今年以来,周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围绕周村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和区纪委监委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各项工作纪律要求,坚持从制度机制、思想意识、社会监督等方面入手,深化工程建设管理,推动作风建设、项目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持续优化全区建设领域营商环境。
优制度,扎紧扎实制度笼子。自去年以来,周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先后出台了《工程资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的意见》等多项制度文件,有效预防和遏制了工程建设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近期,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廉政风险防范制度的通知》,严格把控廉政思想关、招标投标关、依法行政关、监督处置关“四个关口”,结合工作职责制定了工程建设管理“十不准”制度,补齐制度漏洞,构建长效制度机制。
严监督,主动公示廉政“红线”。重点加强对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招标投标、资金拨付、质量安全监管等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主动公开监督内容,在牵头实施的政府投资工程和参与监督管理的建筑工地张贴《廉政建设(管理)告示牌》70余张,并将“工程廉政建设管理”列为年度政务公开项目,采取标准化、项目化推进。对牵头实施的老旧小区、背街小巷从项目立项、招投标到竣工进行全过程公开,同时主动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加大问题发现、调查力度,对于发现的问题线索第一时间进行调查核实,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并及时移交至纪检监察部门。
强素质,紧紧筑牢思想防线。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持续深化党风廉政教育结合起来,重点针对工程建设管理、招标投标等关键领域,利用全体人员会议、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突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今年以来,开展集中廉政教育3次。进一步突出廉政谈话作用,让党员干部时刻绷紧廉政弦,把“十不准”制度牢牢记在心里,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断提升工程建设管理人员的廉洁意识和履职能力。
周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坚持廉洁工程品牌意识,把牵头实施的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成为精品工程、阳光工程、廉洁工程。对实施监督管理的工程项目做到依法行政、高效服务,坚持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服务,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更硬的城建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城建工作水平,优化建设领域发展环境。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莉莉 通讯员 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