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年,好耕田”。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在日照这座城市,一个个平凡的奋斗者,身体力行诠释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2021年,大众网·海报新闻特别推出百位“日照牛人”系列报道,旨在弘扬“三牛精神”,在“十四五”期间为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3月23日,全程在日照实景拍摄的
电视剧《经山历海》
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
大家都将目光
对准了基层党员的工作生活。
柴仕晓身为基层党员干部的一份子,
更是对剧中情节深有体会。
春寒料峭,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卧龙山街道接待室内的研讨却热火朝天。柴仕晓正与项目负责人对卧龙山街道三村联改进行细节研讨,而这是有关该工作的第十次研讨。
一个多小时的研讨结束了,柴仕晓水杯里的水却丝毫没动。送走项目负责人后,她便匆匆坐上车,去往吴家台村,与村“两委”、村党员代表及村民代表一同讨论关于民俗旅游村提档改造的事宜。开会、研讨、走访、工作电话不断……她似乎是不用休息的,为了节省时间,记者对柴仕晓的采访也全程在车上进行。
去年8月份来到卧龙山街道的柴仕晓,面对全新的挑战,时间紧任务重,她白天处理工作,晚上“做功课”。为了更快地熟悉和吃透卧龙山街道具体情况,刚来卧龙山街道的前几个月,柴仕晓每天晚上十点回家都算早的,有时候甚至工作到凌晨两点多。“我必须熟悉、了解整个街道的各项情况,这是对全街道的居民负责,也是对我自己工作的负责。”柴仕晓说。
时光一晃而过,看着卧龙山街道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柴仕晓很欣慰。在山海天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上,柴仕晓针对卧龙山街道具体情况做出了“一条主线、六大突破”的工作规划;以“务实、奋进”为工作基调,一是卯足一股劲,在提高基层组织力战斗力上实现新突破;二是下好两盘棋,推动民俗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和东西部协同发展实现新突破;三是打好三场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精致城市管理、环境整治新突破;四是坚持严字当头,在提升工作质效、创新落实上实现新突破。
为下好这盘棋,柴仕晓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推进民俗旅游产业提档转型升级工作上,她深入一个又一个村进行走访,寻找合适的升级改造试点村居。“工作的推进可能会很困难,有的村民或许暂时还不太能接受,但是再困难我们也要做,民俗旅游村提档升级是趋势,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大形势,而且能让村民尽早住上舒适安全的房子,过上好日子,增加村集体收入,我也会坚定地推进下去。”柴仕晓说。



“我真的很喜欢这份工作,不过对孩子们也确实亏欠良多。”柴仕晓坦言,她十分感谢丈夫在自己背后默默地支持和理解,以及对孩子的照顾与付出。在工作上,每达成一项小目标的成就感令自己觉得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去年,央视综艺频道《大幕开启》栏目组走进《经山历海》剧组探班采访,作为日照基层女性党员干部代表的柴仕晓接受了央视节目主持人张蕾采访。柴仕晓向张蕾分享了自己在基层工作的经历,讲述过程中,动情处潸然泪下,让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我也没想到自己说着说着就哭了,但一说到孩子我就有点情不自禁。”谈及那次采访,柴仕晓还有些不好意思,她笑着说,但眼中却已饱含泪水,“因为我平时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每次出门前,女儿们都会跟我说早点回家,这或许是孩子们最真切的期盼。”
柴仕晓和值班的同志们一同收看《经山历海》
月已高悬,
讨论结束后村民们热情地
邀请柴仕晓去家中吃饭,
都被柴仕晓婉拒了。
望着万家灯火,闪烁不息,
柴仕晓向着家的方向远去,
这是她与孩子们之间的约定,
工作结束即使再晚也要回家吃饭,
她从不食言。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