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暖花开,不少市民周末外出踏青。近日,家住胶州市三里河小区的张女士跟女儿一家外出游玩时,中午吃了一些野菜,结果下午午觉醒来后,整个脸都又肿又疼。
“起床之后,整个脸都肿了,手和脖子都痒得难受”,张女士说,3月16日,她跟女儿一家到郊外游玩,中午就在附近一家“农家宴”吃饭,其中点了一盘凉拌的野菜,她跟女儿都觉得很好吃。吃完午饭回家之后没有感觉任何不适,可是午觉起来后张女士的脸却肿了,还火辣辣的疼,手上也很痒。张女士赶紧到医院检查,经过诊断,她是患了“植物日光性皮炎”,是因为吃了感光性野菜所致。
据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尹波主任介绍,“植物日光性皮炎”是因患者食用了某些植物而发病。在过去常见的有藜皮炎,是患者过多食用或接触藜(灰菜)或其它光感性的植物,并经日晒后所引起的急性光毒性炎症反应。本病的发生常与体质、有关植物和长时间日晒三者有关。主要症状就是日晒部位先有麻木感,出现浮肿,严重的还会有瘀点、血泡,局部有灼热、瘙痒等感觉,再严重一些的,会出现头晕、呕吐甚至休克。“一般来说,过敏体质、食用感光植物、晒太阳,是导致植物性日光皮炎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你是过敏体质,吃了感光性的植物,但没有晒太阳,就不会发病”。
尹主任提醒说,芹菜、莴苣、油菜、菠菜、苋菜、小白菜、紫云英、灰菜、芥菜、马兰头、马齿苋、红花草、无花果、羊蹄根 、白萝卜、香菜、韭菜等都含有光敏性物质,都属于感光植物。野外的春菜感光度高,比较新鲜,市民会一次性吃得比较多,一旦发病,症状也比较严重,特别是有过敏体质的市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
来源:胶州卫生健康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