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聚焦3·15国际消费者维权日。国家明确禁止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购房首付融资,严禁首付分期业务。然而青岛宝冠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冠置业)开发的青岛胶州上合示范区内的宝冠·水岸芳洲项目,却无视禁令,主动向购房者提供“首付贷”+首付分期的服务。
青岛胶州上合示范区内的宝冠·水岸芳洲项目售楼大厅
近日,张女士向半岛网反映,前期他购买的该项目112平方米的商品房,交了5万元定金,但现在贷款办不下来开发商却拒绝退钱,协商中工作人员告诉她,只能等到房子卖出去才能退钱。
交了5万元购房定金 贷款办不下来开发商不退
2020年底,张女士在宝冠·水岸芳洲购买了一套112平方米的商品房,总价100余万元。由于她拿不出首付,当时置业人员告知,可以办理首付贷。前期只需要她缴纳8万元就可以。“按照首付30%那么首付款就是30万元,开发商说可以办理一个7万元的贷款,15万元可以办理1年免息分期。”张女士说,剩余70万元可以向银行正常商贷。“买房之前我就和她说了我的情况,是不是符合购房要求,能不能办理贷款,对方给我吃了‘定心丸’,告诉我没有问题。”张女士说,随后双方签订了合同,她也缴纳了5万元的定金。
销售人员与张女士聊天截图
然而过完年,张女士再次找到对方后,却被告知,贷款办不下来。“贷款办不下来也不要紧,这是开发商违约吧?把当时缴纳的5万元定金推给我也行,这个要求也被一口拒绝了。”张女士说,开发商的这个套路让她有些闹心,交钱之前信誓旦旦贷款可以“一手包办”,现在损失却让她来承担。
“上周我去找他们协商退款的问题,开始说可以先退3万元,剩余2万元等房子卖出去再退。后来又说一分钱不退,等到房子卖出去了才能退钱。”张女士说,但是开发商的这个承诺等于零,不说房子能不能卖出去,等过个三年五年就算是房子卖出去了,钱也不可能退,现在对方的这个“方案”就是在拖着她。
开发商工作人员称可办理首付贷款及分期免息
开发商帮助购房者办理首付贷15万首付款还能免息一年
根据张女士向记者提供的《购房协议书》,签订日期为2020年11月18日,在该合同中对于乙方(张女士)的约定有多条违约条款,不管是哪一条,最终均是定金不退。然而该合同中并没有对于甲方(宝冠置业)的约束条款,没有约定甲方违约后如何处理定金的问题。
在张女士提供的双方微信聊天记录中,宝冠置业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张女士无社保、非青岛户口、名下无固定资产,首付贷款利率会很高。“不好放贷,单价要涨400元,然后给你做高评,等于总价涨了四五万,不过利率会很低,还款后等于比没涨前的利率低。”张女士说,后来又告知她,7万元的贷款办不下来,需要有担保。“我就让我父亲帮我担保,因为有辆大车,我和父亲商量后把材料提供给他们。”
在张女士和另一位工作人员的聊天中,对方称可以让张女士的父亲去办理一下贷款,通过后可以房贷7万元,然后还有一个免息一年的分期。“由于我没有固定资产,没法贷款,我就用我爸爸帮我贷。30万元的首付中,我自己缴纳8万元,办理7万元的首付贷,剩余15万元是开发商帮助办理的一年免息贷款。”张女士说,后来这个方案也被推翻,无法贷款。
开发商罗列的首付贷款明细
开发商称购房者主动违约 置业人员已离职
开发商提供的方案最终都无法办理贷款,在张女士看来,这是开发商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并不是自己的责任,开发商理应退还5万元定金。
对此,3月15日下午,记者联系到宝冠置业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她是在后期接手的张女士的购房业务,前期对接的同事目前已经离职。“据我了解的情况是张女士自己主动提出不要房子的,我们这边贷款是可以做的。”该工作人员介绍,但是对于首付贷的情况她并不清楚。具体问题可以咨询公司领导,随后记者将电话预留后对方表示会向领导汇报,截止到记者发稿前未接到宝冠置业的回应。
该工作人员的解释张女士并不认可。“如果能够按照当初他们承诺的那样,可以给我办理下贷款来,这套房子我仍然要。”张女士说,现在开发商把所有的问题推给她,而且在信口开河。
宝冠·水岸芳洲售楼大厅
多部门明确禁止开发商提供首付贷服务 违者将被列入失信企业名单
关于首付贷的问题,记者查询发现,早在2016年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严禁各类机构开展“首付贷”性质的业务。2019年12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规范购房融资和加强反洗钱工作的通知(建房【2017】215号)》,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提供购房首付融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不得为购房人垫付首付款或采取首付分期等其他形式变相垫付首付款,不得通过任何平台和机构为购房人提供首付融资,不得以任何形式诱导购房人通过其他机构融资支付首付款,不得组织“众筹”购房。
通知要求,严肃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行为。房产管理部门对提供“首付贷”等违规融资、进行虚假评估、出具虚假证明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要将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并共享给银行业协会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上述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开发资质审查中进行重点审核,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罚。对上述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中介机构,在房产管理部门未将其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前,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增加新的授信。
针对此事,半岛网将继续关注。
来源:半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