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宁,胶州胶北镇卫生院的“90后”护士,先后在中医科、内科、120急救站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她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豪言壮语,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但是她用她满腔的热血和平凡的行动,践行着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南丁格尔精神。
从事护理工作以来,她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病人,全程优质”的服务理念,以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服务态度为病人提高优质的护理服务,把爱心献给每一位患者,做患者的守护天使。每天早上,她都微笑着到病房来做晨间问候和护理,主动巡视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整理护理文书,做好交接班记录,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整体化得健康教育,拉近护士与患者的距离,一句句简单的问候,一句句真诚的话语,使病人感受到医患之间的平等和亲切,护患之间也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做为家庭医生团队的一员,她总是争着抢着主动下村走访入户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测血压,量血糖,赢得了老百姓的夸奖。2019年度参加青岛护理学会“社区护理技能”大赛演讲三等奖。
在现代医学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做一名优秀的护士,仅有一颗爱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护理新知识、新技术。该同志在业务水平方面总是不断的认真刻苦学习,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翻阅各类资料,每当中午同事叫她吃饭的时候,她亦或是手中拿着一本医疗书籍亦或是盯着电脑说道,“稍等一会,我把这一块看完”。平时讨论的话题总是一些如何干工作,哪个地方的经验做法比较好。逐年累月,不断提升自己,不断的迈上更高的台阶。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爆发,各级医务人员纷纷冲上前线,其中有大批的“90后、00后”。陈佳宁就是其中一位。她主动请缨,义无反顾的冲在了抗击新冠肺炎的第一线。她说:“03年非典的时候我还小,没有帮上什么忙,现在我已经是一名护士了,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不躲避,抗击疫情是我的责任。”随着疫情大面积爆发,120急救车要开始负责密切接触者的转运。兼任120急救站护理工作的陈佳宁,只要一个电话,她就会快速赶到单位,与同事一起按要求做好又快、又好的防护,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返回后第一时间再把急救车消毒,喷洒,擦拭,紫外线消毒.....做好再次出征的准备。经常是下午接到任务,一直忙到到第二天早上,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宿舍。“普通病人还好,一旦遇到发热病人,那才是最辛苦的。”话音刚落,电话响了:“你好,是胶北急救站吗?刚才派给你们的命令单是一名发热的老年病人,需要你们仔细的询问流行病学史,做好防护。”“好的!”说完,陈佳宁就开始准备需要的物资:“防护服,手套,帽子,鞋套……。”正值酷暑,把病人安全的送到后,防护服以及里面的衣服早已被汗浸湿。
一年来,陈佳宁和她的同事们总是在战斗在第一线。去年10月,青岛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时间紧,任务重,本打算休班回家陪老人的她又主动放弃休班,留在了单位。这让家中长辈又是担心,又是生气。一向孝顺的陈佳宁也不禁感到委屈,在值班室默默流下了泪水。这时陈佳宁的双胞胎妹妹走进了值班室,原来姐妹俩都是医务人员,同样奋战在第一线。还没等姐妹俩安慰彼此,又接到了急救任务,陈佳宁擦干泪水,依旧步伐坚定的走向了工作岗位。晚上,天下起了雨,转送核酸样本任务需要支援。她没有犹豫,立刻向院领导申请参与支援,领导考虑她已连续工作48小时,坚决不同意,在她的一再坚持下,领导嘱咐她一定要注意休息,才让她上岗。晚上21时接到的任务,21时40分到达疾控中心,做完交接工作后,已是凌晨1点,出发去往潍坊疾控中心,4点到达之后,她主动清点样本,逐字核查所有的信息。返程时,已是凌晨5点。“累点也不要紧,我们还年轻嘛,能多干一点是一点。”陈佳宁笑着说。
此刻,又接到了任务,陈佳宁立即做好准备、出发。面向朝阳,她的背后是家人的支持、同事的关爱,此刻她充满力量,将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这位同志心中有爱,她的敬业,她的无私,她的奉献正是南丁格尔精神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