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全区上下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增加林地绿量,提高质量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奋力擘绘生态绿化新画卷。
选育适宜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生长的生态林木,多年来一直是国内林业界久攻不克的一大难题,而柽柳又是最耐盐碱的树种之一。
东营弘力祥安园艺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孙吉峰说道:“国家提倡退林还耕,将来的国土绿化慢慢的走向荒山和盐碱地,不能种庄稼的这些空间,将来绿化的难度越来越大。盐碱地在全国的体量比较大,将来真正绿化苗木就考虑盐碱地耐盐碱的树种,柽柳的选择性就比较强了。”
春风十里,绿意盎然,位于胜坨镇的东营弘力祥安园艺有限公司,这里的十几个大棚内选育的鲁柽1幼苗涨势良好,目前,该公司已年封育柽柳成品苗种30万株,高标准率达到50%以上,成功攻克了柽柳的选育难题。
自2016年以来,我区大力实施了“三年增绿”“国土绿化”等造林绿化工程,众多企业从石油化工、建筑房产等行业转型,积极投资生态林业建设,全区森林资源快速扩大。近五年来,我区参与造林的企业大户约60多家,企业造林总面积达5万多亩,社会投资约4亿元,我区80%以上的路域林带、水系林带、片林等林木所有权都归企业所有,多家企业的经营规模达到万亩以上。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建设,有效缓解了林业建设资金不足问题,逐步形成政府、社会、企业等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垦利林业产业蓬勃发展,聚拢林业企业6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和一大批市级龙头企业,有力带动了全区林业产业的发展。多年来,我区与中国林科院、省林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保持密切联系,先后选育了鲁柽1号、鲁柽3号、冬红欧洲白蜡、鲁盐3号白榆等4个省级良种,其中鲁柽1号、冬红欧洲白蜡获得国家级植物新品种权,自主培育的乔化柽柳获得了全国十佳耐盐碱苗木金奖,我区已经成为北方重要的耐盐碱树种繁育基地,为建设沿黄生态长廊、打造沿黄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蓬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