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式消费是指消费者提前一次性支付费用,经营者分次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模式。
一、预付式消费纠纷的调解成功率偏低
关于预付式消费常见的争议有:对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质量不满意的;对经营者变相提高价格不满意的;经营者在发卡时规定了使用期限,到期后消费者卡中尚有余额的;预付卡退卡的;经营者转让店铺,原预付卡折价使用的;经营者突然中止经营,预付卡无法消费的等等。
经营者突然中止经营,消费者协会或行政管理部门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与经营者取得联系,是预付式消费投诉调解成功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预付式消费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我国目前规范预付式消费的唯一一部法律法规是商务部在2012年9月出台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这部规章规定了企业发售预付卡应当向商务部门备案;发卡企业应当建立预收资金的风险管理、应急处置等制度;以及商务部门应通过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平台接受相关的举报和投诉。由于这部规章只将零售、住宿和餐饮、居民服务业纳入监管范围,而且将经营主体为个体工商户的排除在外,故适用范围较窄,客观上形成了同一经营行为多头管理,监管尺度不同的现状。
三、预付式消费存在一定的风险
预付式消费是一种典型的信用消费,完成整个消费过程的基础是经营者持续经营,并信守与消费者的各项约定。
从实际投诉调解情况看,由于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时均享受了不同程度的优惠,如充800送200、附赠礼品等,在余额认定方面极易发生分歧,导致调解难度增大。如果经营者破产,需在破产财产偿清破产费用、人员工资和税金之后再偿还消费者,存在预付款难以索回的可能。
四、预付式消费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控制消费冲动,尤其不要被经营者的大幅度折扣吸引,没有利润或利润极少的经营活动是难以为继的。
二是了解发卡企业的情况,是否向商务部门备案;是否证照齐全;营业执照登记事项是否与实际一致等;清楚地了解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期限、退款条件和违约责任等。
三是一次性存入金额不宜过大,预付款的消费使用周期越长、金额越大,意味着消费者的风险也就越大。
四是要保管好经营者的有关宣传资料,预付卡协议、付款凭证和个人消费的记录等,便于在发生消费纠纷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菏泽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