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尽快开通血管至关重要。”医学博士,教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徐会圃介绍,过去,心肌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如今,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目前,30岁左右的年轻人发生心肌梗死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2021年初,他接诊了一名38岁心肌梗死的患者,此前,还接诊的更年轻的患者,仅有28周岁。徐教授提醒广大年轻朋友要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对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要有科学的知识和态度。如发生胸痛等情况,一定要高度警惕,及时就医,切莫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徐会圃主任,200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2013年被派往新加坡交流学习。从事心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近30年,长期从事心血管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精于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擅长介入心脏病学的临床及研究工作,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冠状动脉旋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病介入封堵等介入手术。
当记者问及心肌梗死发病原因时,徐主任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多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与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性别和年龄、遗传因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肥胖以及其他危险因素相关。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出血,继发血栓形成,最终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目前年轻人负担重、工作压力大,再加之年轻人活动量大幅度减少,且经常吸烟、饮酒、熬夜等生活作息不规律。吃过多的油腻食物、油炸食物、烧烤等使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缓慢,易促使斑块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2021春节期间,气温变化比较大,忽冷忽热,心肌梗死的手术和门诊患者都会比平时要高三分之一。“心肌梗死的患者一定要切忌“两个120”,一个是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另一个是确保在120分钟内开通血管通道。徐主任介绍,接到心肌梗死急症后,首要的是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使得心肌得到再灌注,挽救濒临常用的有三种方法:①溶栓法,3小时内进行溶栓效果最好,由于时间要求苛刻,患者来医院时大都耽搁了很久的时间,因此该方法的成功率较低;②放置支架,急性心肌更死后,及时放置支架,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是最有效的方法;③搭桥法,该方法需要各科室协同配合,手术前的协调和准备时间比较久,鉴于心肌梗死发病急,一般不选择该方法。
“滨医附院心血管内科是山东省医疗、教学、科研的中心之一,是省高校重点科室和实验室,院重点科室。”徐主任介绍,滨医附院心血管内科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由门诊、病房(CCU、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心电图室、心电中心、心脏康复室、心脏无创检查室、导管室及实验室组成。
目前全科拥有多名心血管病专家及合理的人才梯队,人员组成趋向年轻化、高学历。担任省级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市级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张文博教授是我国老一辈有极高声誉的少数心电学专家之一,对我国心电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分会颁发的《心电学终身成就奖》。
科室配备了世界先进的飞利浦大型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机、美国98XT主动脉内气囊反搏仪、先进的CARTO3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旋磨仪、多导电生理仪、美国GE公司Vivid7多维星心脏彩色超声诊断仪、Fillip公司中央监护系统、动态心电图仪、心电图活动平板检查仪、食道调搏仪等,可随时进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电复律、气管插管、临时起搏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等。
心血管内科自1977年创建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经发展成为设备先进,技术优良,环境优美,管理先进,医、教、研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先进学科。在心电学、心力衰竭的诊治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鲁北地区率先开展了食道调搏术、冠心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冠状动脉旋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我科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房颤的三维射频消融术、房颤的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一站式介入手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主动脉瘤、夹层的介入治疗,自动心脏电复律器植入(ICD)、严重心衰的再同步化治疗(CRT或CRT-D)等心血管介入手术,达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年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手术总量达3000台左右。该科室2020年被评为“山东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记者 彭翠翠 通讯员 张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