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步架冲拳、歇步亮掌、横裆步架栽拳......
清晨,胶州一中校园内,刘正海老师开始了一天的武术训练。从7岁到现在,每天习武健身,已经成了他生命中的习惯。68岁的他,红光满面、中气十足,走起路来体态轻巧、健步如飞。
“什么时候能让胶州的娃娃们也能通过习武强身健体、改变命运?”信念的种子在刘正海心里扎下了根。为了这个心愿,他努力了46年。
1976年,刘正海老师来到胶州二中,开始从事体育教学工作,把祖传武术融入到体育课中,抓起了第一支学校武术队;1987年,刘老师调入胶州一中,又把传统武术引进学校,引入课堂。
“我们体育课上,刘老师教我们武术啦!”孩子们回到家欢呼雀跃的告诉爸爸妈妈。最早的胶州武术苗苗们开始成长了!


1996年,武术正式纳入高考项目。这对于刘正海来说,可是个好消息!他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干了!当年,胶州一中是最早创办、普通高中唯一一处武术特色学校,也是最早把武术列入高考项目的学校。
虽然武术高考走上了“正道”,但1996年,胶州一中仅有4个孩子报名。这年高考的成绩,却刷新了家长们对武术的印象。4个孩子考取了2个本科、2个专科。
1997年、1998年,全校83个孩子报名参加武术高考,刘老师选拔出21名学生进行考前辅导。热忱的初心,雄厚的实力,用心的教授,加上孩子们的刻苦训练,共有19名学生考入体育院校。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们学了武术会影响文化课,但我的孩子们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文化课成绩更好了!习武能把孩子们的精气神提起来!更好的磨炼意志、修身养心,以后啥事都能做好了......”刘老师骄傲的说。

自此,一年一年,一批一批,200多名学生通过刘老师的指导训练考上了武术本科院校。胶州一中连续六年获得山东省武术高考第一名。
宋立欣同学,家人都反对她练武术,但她冲破阻力,坚持锻炼,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后研究生毕业分配到中国传媒大学任体育部办公室主任;刘翔同学是三铺龙拳第九代传承人,99年以武术满分的成绩获得山东省武术高考第一名,后考入山东体育学院,就业于山东齐鲁工业大学任武术教研室主任;匡建欣同学文武并进,通过一年的武术训练,文化课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度提高,当年以省体育类文化高考状元的成绩考入山东师范大学,现于山东科技大学任教......




一中的荣誉榜上,刘老师看着通过武术“起飞腾达”的孩子们,如数家珍,满心的自豪溢于言表。
“还是那句话,如何让更多的胶州娃娃都能通过习武改变命运?一中的体育成绩好,不算好,全市的孩子们都受益,这才是我的初心和梦想。”于是,他继续为“武术进校园”而辛劳奔走......
退休以后,从2014年开始,刘老师配合市教体局体育科、体育教研室的部署,以胶州市武术协会、三铺龙拳研究会的名义,到各个中小学进行了走访、调查、座谈。


说到“三铺龙拳”,很多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刘老师最开始教授的是父亲传给他的刘家拳。2002年,通过祖辈老人的一首藏头诗,他悟到了三铺龙拳的真谛,三铺龙拳才得以“诞生”。2010年正式提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成为胶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市教体局下发了《传统武术进校园的通知》。文件下发后,刘老师开始在全市学校中推广武术教学,并选取了“志同道合”的莱州路小学作为第一个试点学校。校长带头练,老师们比着练,孩子们争着练......一年后,莱州路小学举行了武术汇报表演赛!刘正海老师以及教体局领导、受邀校长看到老师、孩子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能练的如此精神抖擞、刚劲十足、整齐划一,不禁看的热血沸腾!刘老师在台下,早已留下了感慨的热泪......


试点工作推广成功后,这一年,胶州有35所学校将武术引进校园,2017年达到了75所。目前,全市105所学校、近13万学生,都已学习了三铺龙拳;通过校园课堂教学、课外辅导,以及近几年各个武术辅导站刘老师的亲自辅导,三铺龙拳在册亲传弟子32627名,其中包括学生、普通市民、退休干部、部分教师、企业经理和中青年武术爱好者等。
“让娃娃们习武,不仅是为了搭乘“武术高考”快车上大学,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通过习武,把精气神提起来,内修骨气,外练气质,一生受益,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刘老师底气十足的说。



如今,胶州市的每个校园、广场、村庄、街道,随处可见市民习武健身的身影,说武术、教武术、练武术,已成为胶州的一道亮丽风景。
来源:我爱金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