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近年来,单县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要求,在发现、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上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大力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
对照上级关于年轻干部配备的最新要求,对全县年轻干部配备现状、后备干部储备情况进行测算分析,摸清底数、找准差距、制定目标。深入一线了解,依托年度考核、干部调研等方式,在以往个别谈话“听”的基础上,增加实地调研“看”的环节,考核组下沉到管区、村、项目建设一线,实地察看年轻干部“落实力”。2020年疫情期间,单县县委组织部深入疫情一线了解年轻干部表现,火线提拔2名年轻干部,其中1人被县委跟踪培养,后提拔担任县应急管理局局长。精准掌握全县20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建立动态后备干部库。提前审核干部人事档案,主动解决档案遗留问题。建立跟踪考察机制,做到能进能出、动态调整。强化一线岗位历练,单县先后选派28名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挂任党政班子成员,6名年轻干部到信访、维稳、扶贫部门挂职,挂职干部一律与原单位脱钩,组织关系转到挂职单位,人事关系转到县委组织部,并在挂职单位独立分管工作,单独进行考核。选派13名年轻干部担任软弱涣散村党支部书记,选派46名年轻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抽调200余名年轻干部“驻村蹲点”,在乡村这个“大熔炉”不断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突出抓好教育培训,先后举办新入职公务员、中青年干部等专题培训班6次,培训309余人次。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在单县县委组织部成立干部谈心室,研究制定《关于开展县直单位内设机构风险岗位、重要岗位摸底排查、轮岗交流的通知》,对管人、管钱、管物等关键岗位的年轻干部,进行重点聚焦、深入监督,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坚持能上能下,在全面掌握干部表现的基础上,2019年以来,对发现的不敢担当、不抓落实、贻误发展的干部,降职使用6人;对因在同一单位、岗位任职时间过长,交流调整7人;对年龄偏大、开拓性不强的干部转任职级26人。树立“使用是最好的培养”理念,对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打破隐性台阶,及时安排到重要领导岗位。单县目前共有35岁左右正科级干部18人,其中12人担任党政正职;共有30岁左右副科级干部98人,其中74人担任党政班子成员。建立年轻干部提拔使用常态化机制,全县岗位出现空缺时,优先使用年轻干部,本单位没有合适人选的,在全县进行交流。截止目前,单县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中90后占比17.09%,乡镇(街道)班子平均年龄从上届的45.1岁,下降到目前的38.2岁,年龄结构得到明显优化,整体功能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