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二人情愿拜师陈建民先生门下为徒学艺,尊敬师长,遵守师规,虚心学艺……”近日,在济宁市运河宾馆内,举行了济宁市印钮雕刻技艺传承人陈建民先生收徒拜师仪式。
仪式由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书记姚洪运教授主持,仪式现场,新弟子冯贤平和卢丽向师父陈建民行叩首礼和敬茶仪式,并向师父呈递拜师信物,陈建民先生回赠礼品,谨作纪念。
济宁市人大原副主任、济宁市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主席孔祥怀表示,印钮雕刻技艺源远流长,几千年历史传承至今,我们古老的文化的传承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希望两位弟子牢记师训,刻苦钻研,印钮雕刻技艺,发扬光大。
“印钮雕刻是中国最古老的技艺之一,浓缩了中国文化内涵,是传统高雅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中国著名花鸟画家、教授李福林先生也是陈建民先生的老师,对学生的学生提出殷切希望,希望他们拜师门下,要怀敬畏之心,感受艺术之美,触摸千年历史,奏响传承之声,将千年技艺传承下去。
济宁学院原艺术系主任、教授李作义先生说,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强调仪式感,这是非常高雅的活动,感触很深,希望以后能让更多非遗技艺走出去,走进校园,传承好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
据悉,“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师傅带徒弟是培养印钮雕刻技艺等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有效方式。衷心祝愿师徒三人以智慧之心,优师良才同心,让印钮雕刻艺术的美妙和中华的气质在空灵、深邃的印钮中活化,让承载着刚柔并济、收放自如的印钮雕刻代代相传。
链接———陈建民,男,1963年生人。字冠中,号九方,崇石斋主。祖籍微山,自由生活运河之都的济宁市。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家理事、中国观赏石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士、山东省书画协会理事、山东省书画协会济宁分会会长、山东省观赏石常务理事、济宁市观赏石协会会长、济宁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济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主任、陈氏印钮业掌门人。山东省高等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英才学院艺委会副秘书长兼篆刻委员会主任、特聘教授,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先后拜著名印钮雕刻大师杨忠明先生学习印钮雕刻,拜西泠印社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技艺。三十年孜孜以求,潜心钻研,顺利通关过国家级鉴评师资格考试,雕刻成就享誉海内外,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巡展,现已被中国工艺美术名家大典收编入册。
冯贤平,2006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受家传影响钟爱雕刻艺术2014年成立工作室从事红木雕刻,潜心研习木雕技艺。曾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根艺美术大师高公博为师。2020年作品《盼望春天》入选“琼尽全力”抗疫特展。2020年成为海南省美术协会协会理事,并评获得海南省工艺美术技师荣誉称号。2020年11月参加同济大学开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学习,顺利结业。
卢丽,济宁职业技术学院2017外国语系学生,2020年考入潍坊理工学院的本科继续深造。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期间,大二时选修陈老师的篆刻课,学到了很多比如篆刻的石材分类、刻刀的种类、篆刻前的书法基础、刻石的用力程度等知识,并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自己动手制作了自己的印章作品,从此对篆刻的喜爱从未停止。空闲之余,有时会到陈老师的工作室继续虚心请教篆刻艺术,有时也会自己在家专研练习。去年考入了潍坊理工学院的本科,直至今日对篆刻的喜爱程度逐步上升,平常的茶余饭通过微信平台与老师请教印章雕刻技艺,感悟篆刻艺术的魅力。
来源:运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