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楼镇:聚焦垃圾分类三大核心,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向纵深发展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杨楼镇政府以宣传教育、细化举措,加强督查三个角度为切入点,结合实际、抓住关键,做细做实,进一步落实垃圾分类工作,切实提高人居环境整治能力。
走访宣教,加强分类意识
牢固树立垃圾分类意识是落实任务的先手棋。杨楼镇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多次召开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会议,认真学习省、市、县相关政策文件和兄弟镇街亮点经验,着力抓好党员干部关键少数的思想认知。组织专题培训活动,邀请环保卫生、行政执法部门人员走进企业、走进社区,实地宣教,现场指导,对工厂医院、商超饭店等垃圾产生主战场进行重点攻坚。同时杨楼镇政府抽调部分人员以网格片区为单位进行宣传,分发传单、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送短信、微信播报等渠道多管齐下,明晰政策,释疑解惑,教育引导群众强化垃圾分类意识,营造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浓厚氛围。

优化举措 提升处理能力
杨楼镇政府聚焦环境保护新形势、新要求,不断自我加压,创新工作方法,细化任务落实,以“三优化”为抓手,推动垃圾分类提质增效。一是分类程序再优化,对垃圾分类每一环节的任务进行进一步分解、细化、量化,明确任务目标、时间节点、负责人员,针对日常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制定详细的分类表,详细调研全镇辖区内每个垃圾投放点投放垃圾的数量和时间,优化垃圾收运车的线路和频率,确保每个投放点都能及时清理。二是投放设施再优化,绘制全镇垃圾投放点位置图,定期检查每个垃圾投放点的投放设施和保护设施,对破损丢失、标识模糊、颜色暗淡的垃圾桶以及无法有效遮阳挡雨的顶棚及时维修更换。三是人员配置再优化,对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公益岗人员、垃圾分类志愿者定期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各管区、行政村组成检查小组,定期检查垃圾投运的硬件设施状况和垃圾运输车的运力情况,根据垃圾分类点承载力的变化及时调配负责人员。
督查整改,推动政策落实
以“明查、暗访、互评”为核心,以查促干,以查优干,确保各管区、行政村在落实工作上有目标、有方向、有压力、有动力。一是杨楼镇政府以科级干部为组长,抽调人居环境、行政执法办公室人员组成环境督察小组,每月定期检查各区垃圾分类工作,将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将检查结果反馈各村整改,依据检查结果建立垃圾分类整治台账。二是环境督查小组进行不定期突击暗访,重点检查整治台账中的不合格项,对未整改的管区和村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三是创新工作方法,以管区为单位,不同管区间进行互访互查互评,以查促改,以查代学,发现不足,总结亮点,学习经验,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