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7日傍晚,已是华灯初上的时分,隆隆的航空发动机声滑过胶东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的上空,中心大楼内,还在加班工作的胶东街道党工委班子一班人,听到这熟悉而又陌生的飞机轰鸣声,不禁停下手头工作,沉默倾听了片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一天,对于胶东人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胶东国际机场首次试飞大型客机成功。而在此前不久,穿越胶东街道的青岛地铁8号线已正式开通运营,这些对胶州而言影响深远的历史节点,其背后离不开被誉为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胶东街道党工委班子为之流下的辛勤汗水。
守正创新——
自身过硬打造钢铁堡垒
“机场落户胶州,这是胶东千载难逢的机遇,胶东人必须全力以赴支持机场建设!”自机场建设伊始,胶东街道领导班子就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态度,在全处干部群众中凝聚这一共识。
胶东街道党工委班子着眼于打破机场片区以“单位党建”为主的基层党建封闭运行模式,会同机场建设指挥部联合成立了胶东国际机场片区联合党委。
联合党委可不是徒有其名,在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时成效明显。针对机场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来源广泛等现实问题,班子成员迅速下沉机场建设一线,带领参建单位党组织返岗党员和街道机关干部组建9支“支帮促”小分队,奔赴155家参建单位逐一摸排,确保各项工程如期顺利开复工。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21个征迁村庄党员自发组建“空港先锋”突击队;在机场第三阶段搬迁工作中,6个搬迁村庄党员纷纷争当签约第一人,带头签约腾房,为村民做出表率。
攻坚克难——
全力护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张爱霞,青岛胶东机场三期搬迁安置村庄周家庄驻村工作组副组长,胶东拆迁区域干部群众眼中公认的“女汉子”。
面对这既苦又累的活儿,许多七尺男儿都吃不消,但在这位“女汉子”的眼中,胶东街道党工委班子一班人才是真正“铁打的”。“从书记到主任到党工委委员,他们天天泡在拆迁一线,各种矛盾纠纷利益诉求都得解决,有他们作表率,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在征迁现场,总能看到胶东街道党工委班子一班人的身影:他们行走在村巷中、吃住在地头上,进村入户倾听意见,随时受理群众诉求。特别是在机场第三阶段搬迁工作中,面对既要顺利搬迁安置,又要做好污染防治,他们创新实施以顶格战法抓统筹、科学规范优流程、督导考核促落实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搬迁三步法”,圆满完成机场第三阶段6个搬迁村庄的环保拆除以及建筑垃圾的环保清运,打造“天蓝地净”胶东样板。
截至目前,胶东街道先后高效完成了机场三个阶段征迁以及地铁8号线、新机场高速等15项外围配套工程征迁任务,涉及企业224家,整体搬迁村庄27个、总征迁面积6.5万亩,各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未因征迁耽误一天工期。整个征迁过程中,未出现一起影响安全稳定的事故。
坚守初心——
推动民生短板补优补齐
“来,好啦,下一个……”南庄社区志愿者姜蕾边整理着围裙边笑意盈盈地吆喝着。
春日的胶东,春意暖暖,南庄社区的爱心理发屋里也笑声连连,附近的老人都喜欢到姜蕾这里来理发,服务好、手艺好,还可以一起聊天。这是胶东街道办事处为了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社区或者中心村建立的爱心发屋,爱心发屋为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理发,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以上门服务。一把剪刀、一把梳子、一条围裙、一个温暖的小屋……很多老人已经把“爱心发屋”当成了喝茶闲话的会客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群众需要什么,党委就做什么”是胶东街道党工委班子一直坚守的工作理念。
面对征迁结束后,村民分散不集中的现状,他们提出“拆迁不能拆队伍,离家不能离组织”的要求,及时将工作重心调整到村庄后续管理服务上。根据走访调研和征迁村民居住情况,成立2个社区居委会和2个集中办公区,设立征迁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并要求村干部严格执行坐班制度,方便村民办理各项事务。组织征迁村庄将村民姓名、住址、电话统一制成村民”联系表“上墙,全部包户到人,定期组织走访慰问,及时征集解决征迁群众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现实问题,切实解决征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来源:胶州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