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2月25日讯 今天,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博山区源泉中心卫生院院长亓庆良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月25日,亓庆良手捧荣誉证书在人民大会堂前。
亓庆良,1952年出生于淄博市博山南部一个偏僻的小镇源泉,从小经历了农村缺医少药艰苦环境的他,立志要当一名好医生,要让山区的老百姓能看上病、看的起病、治得好病。1997年,苦于山区群众看不上病的亓庆良回到了当时已经濒临倒闭的源泉中心卫生院,在这里他带领医院用了24年艰苦奋斗,实现了凤凰涅槃,把医院建设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全市综合服务能力最强的乡镇卫生院,成为山区医疗卫生的服务中心,周边六个乡镇的贫困人口看病就医有了保障,健康扶贫在这里成效显著,山区20万群众真正享受到了精准扶贫带来的实惠。
源泉中心卫生院地处博山南部山区,全区1.7万余贫困人口中有1.3万人都集中在南部山区四个乡镇,占比高达76.6%,扶贫压力巨大。亓庆良着眼于基层群众健康服务,创新发展了“防、医、康、养”四位一体的大卫生、大健康办院格局,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优做强基本医疗、创新发展农村养老,通过为周边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式医养健康服务,为推进地区精准扶贫发挥了巨大作用。
推进分级诊疗是解决“因病致贫”问题的重要抓手,亓庆良一直把发展好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作为工作的重心。2018年医院牵头成立医共体,对南部山区四镇6家卫生院,93处卫生室进行“六统一”管理与标准化建设;同时积极主导与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多家省内知名医院签约医联体单位,通过上级帮扶与自主培养相结合稳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使山区群众不出乡镇,就能享受到城市大牌专家的服务,“看病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同时他在医院严格落实卫生健康扶贫八个一、两免两减半、免交住院押金、贫困人口住院自付比例不超10%费用等优惠政策,贫困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也不复存在。2020年,医院120急救站投入用,医共体六家单位的7辆救护车同步配置到位,困扰山区贫困群众的急诊急救难题也成为了过去式,6个月急救站出车近500次,山区贫困群众的健康有了坚强的保障。
2018年7月,亓庆良带头推动规划的“源泉长寿山医养健康园”一期工程投入使用,集中供养了全区10个镇办的200名孤寡老人,带动周边500余人就业,这些五保老人在这里“三餐有人管、健康有人问、生活有人助”,安享天年,真正实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20年,医院又成功竞标了全区1562名农村贫困人口和低保边缘人口居家生活照护服务,使农村贫困失能半失能人群也得到了政府关怀。
桑榆未满霞满天,亓庆良用了近50年时间扎根基层、建设基层,奉献了半生心血,取得了累累硕果。他用自己的坚守与付出,在农村基层的沃土上,闯出了一片天地,为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谱写了新的篇章。亓庆良努力发展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推动区域发展的感人事迹得到了全社会一致认可与高度好评,先后荣获“中国医师奖”“全国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全国医院优秀院长”“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十佳卫生院院长”“齐鲁基层名医”等众多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山东卫视等各大主流媒体和众多网络媒体均予以专题报道,其先进事迹在山东省卫生健康系统进行广泛宣讲学习。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