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的面筋道、味正,特别好吃!”“河滩镇饭店的拉面我都吃过,就数他做的拉面最好吃。”前几天,中午12点刚过,在方大集团东北制药贴膏项目“扶贫车间”的食堂里,一些女工边吃着拉面,边分享着自己的内心感受,其中饱含了对厨师的赞美。
2019年,东北制药在方大集团统一部署下,在甘肃省东乡县落实中药贴膏、针织毛衫、金银花三个产业项目,开启了对全国贫困县的产业扶贫之路。
东北制药各扶贫车间的成立,不仅解决了当地员工就业增收问题,还为员工提供免费午餐。女工们口中的这个“他”叫周吉勒思,今年45岁,是东北制药贴膏项目甘肃东药明祖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药明祖堂”)的厨师。说起来,他们一家与东北制药扶贫车间有着很深的渊源。
两代人在企 全力保后勤
为了响应方大集团对口支援东乡产业扶贫号召,2019年9月,东北制药在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河滩镇成立了东药明祖堂。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建筑面积1300余平方米。
公司所在地河滩镇农贸市场院内1号,原址是一家开了5年的化肥厂。周吉勒思的父亲周占才老人一直是这里的门卫。
方大集团利用旧厂房建设贴膏项目扶贫车间,按照生产区、仓库区、办公区、辅助区进行规划,实施了部分改造和建设。周占才老人的大儿子,当时从外地回乡不久还未找到合适工作的周吉勒思,跟随工程队参加了东药明祖堂厂房间壁、卫生间等改造工程。后来,有了父亲的推介,周吉勒思又参加了购买厨具、餐具等员工食堂的筹备工作。2019年12月18日,东药明祖堂开业,周吉勒思成为第一批员工。周占才担任门卫工作,他老伴周祖必代也成了公司一名清洁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司按照上级要求落实好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周占才忠于职守,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规定和要求,当好“门神”守好岗,外来人员未经允许谢绝入内,并建立登记制度。周祖必代不怕脏不怕累,抓好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工作。
周吉勒思则尽心尽力抓好食堂工作。周吉勒思从20多年前就开始学习拉面技艺,一直到现在痴心不改,对拉面情有独钟。来到东北制药扶贫车间食堂工作后,他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全身心投入,为了扶贫车间员工能够吃好着实付出了很多。他精挑细选采购食材,并把好各种食材质量关,在用心制作面食的同时,更是搞好食堂消毒及卫生清理工作。因为公用设施老化和水厂供应不足等原因,河滩镇停水问题时有发生。周吉勒思总是随时用随时补充,将储水罐装得满满的,即使停水也够用3天。
奋战一中午 拉面近百碗
民以食为天。曾几何时,吃上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尽享西北美好“食”光,是来甘肃人士的美好享受之一。兰州牛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是东乡人最爱吃的早餐之一。
每天早上,和面、烧水、温汤,一到公司,周吉勒思就开始忙碌起来。周吉勒思对面的品质要求非常严格。
东乡人喜食面条。就餐时间一到,他就根据员工的口味,现场制作细面、二细、毛细、宽面等不同粗细的面条,一碗不够,还给添,而添加的量可以是一碗,也可以半碗,直到员工吃到满意为止。有一天,他足足拉了90多碗面。让大家每个人都大快朵颐,幸福感爆棚。
周吉勒思对于在贴膏扶贫车间上班有着特殊的情结,一年多时间里,一天没休息过。在他看来,一方面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没有当年外出打工的奔波辛劳,能够用亲手制作的精美拉面保证员工中午吃好吃饱,内心满足感很强。另一方面,上班能看到父母,心里放心。还有就是离家近,挣钱、顾家“两不误”。
家门口就业,工作待遇好、环境好,在东药明祖堂里上班的当地员工,都有着与周吉勒思相同的情结。目前,东药明祖堂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综合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技术管理体系、生产运营管理体系等。公司目前有76个产品,完成6类产品生产备案,6个省级产品广告批文号。
“在东北制药扶贫车间里上班,我们找到了家的感觉。”中午的食堂也成了管理人员和员工沟通交流的平台。边说着话,公司董事刘国文笑呵呵地端着一碗“毛细”拉面坐到几位员工旁边的空位上。“2021年要在安全生产、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抓好沈阳、郑州等地的老订单,开发好甘肃兰州、广州等新市场,要面向全国把销售做大做强,把品牌打出来。公司要进一步提高员工工资、福利待遇!”
“大家有没有信心啊?”
“有!”
话音刚落,“扶贫车间”的食堂里传出一阵阵笑声。是的,大家品咂的不光是一碗牛肉拉面的幸福滋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