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春节,当人们纷纷响应政府号召“留淄过年”的时候,淄博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团队却没有一个人讨论这个话题——从2005年科室成立至今,春节全员上岗早已成为重症医学科不成文的规定。今年,这个10名医生、36名护士组成的团队,依旧沿袭了这一习惯,并且纷纷抢着要在除夕夜值班。
大年三十早上七点半,32岁的男护士李良早早就来到重症医学科值班。因为他已经连续六年没有回家过春节,妈妈早已从烟台老家赶来陪他过年,科主任杜金云特意安排他值白班,好让娘俩能一起吃顿年夜饭。
淄博市第一医院是淄博南部几个区县唯一一家三甲综合医院。每年春节前后,都是急重病症的高发期,今年春节七天假期,重症医学科16张病床,床位使用率始终大于100%,而且多是高龄患者,护士们往往需要一对一甚至是一对二照顾患者。医护人员深知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可能你一个细节做不好,就会影响到病人的生死。”杜金云说,更何况,春节对危重症病人和家属又有特殊意义,大家丝毫不敢马虎。
交接班、检查各种仪器管路、给患者吸痰……重症医学科的忙碌,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一上午下来,李良忙得脚不沾地,脸上红扑扑的。即便这样,他还要随时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情况,随时处置。除了匆匆吃几口午饭,这天,李良一直忙到下午五点半。
当人们忙着准备吃年夜饭的时候,38岁的主治医生孙群也开始了他忙碌的除夕夜。在患者病房穿梭查看、参加全院会诊、凌晨对病人进行指标监测和药物管理……这个夜班,孙群参与了对三名危重患者的救治。等他忙完,早起的人们已经准备出门拜年了。换下工作服,找出手机,他才发现,手机里有妻子发送的除夕问候,有孩子们打来的视频通话。“工作期间,我们科室都不允许带手机。”
在这个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拼抢的空间里,充满了温暖。医护人员会用“爷爷”“奶奶”这种贴心的称呼,让病人找到家的感觉;每个接班的医护人员,都会捂热自己的双手,让昏迷的病人感受到外界的关爱。除夕那天,为了满足从外地赶回的患者家属陪病情刚稳定的90岁妈妈过年的心愿,医护人员还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让母子俩在病房里过了除夕。
2月19日,杜金云和小伙伴们的脸上依然带着连日坚守的疲惫,但她们的心情却非常好,七天假期,她们用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医术,换来了抢救成功率100%的成绩。“从初五到初八,已经有5人转到其他科室或者出院回家。”在杜金云看来,这就是她们坚守的价值所在,而出院患者感谢的话语和对她们发出的作客邀请,就是这个春节最美的声音。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继才 通讯员 程方 冯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