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又宽又长的面片丢进锅里,开水翻滚、笊篱翻动、青菜下锅,随后捞进碗里;从汤锅内舀出一勺肉汤,再加一颗卤蛋或一片豆腐叶,一碗热气腾腾的板面就做成了。
淄博高新区四宝山街道万杰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飞(左一)走进面店,耐心地询问,并为他们送上新春祝福。
2月9日上午11点,淄博高新区英才路附近的牛肉板面店内,来自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的赵克亮正在忙着煮面。
“过年还回老家吗?有什么需要社区帮助做的?”开展疫情防护工作的淄博高新区四宝山街道万杰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飞走进面店,耐心地询问。
“春节不回老家了,就在淄博过年!”赵克亮说,过年事小,防疫事大。去年因为疫情防控原因,他也没有回老家过年。
44岁的赵克亮来淄博已有21年,起初从事零售日用品的小生意,2016年11月开了这家牛肉板面店,他负责压面、煮面,妻子侯付玲负责端汤、加料。夫妻俩踏实肯干、待客热情,面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赵克亮站在沸腾的锅前,不停地煮面、捞面
“每天来吃饭的客人很多,而且大部分是回头客。”赵克亮说,中午11点半到12点半这段时间,他得站在沸腾的锅前,不停地煮面、捞面,站的时间久了,腰酸背痛。
赵克亮坦言,他的父母、岳父母都在千里之外的河南老家,很少来淄博。现在,女儿在济南上学,已经读大二;儿子在淄博新元学校上学,正在读初四,马上面临中考。这些年来,家人分隔两地,聚少离多,只有在春节或中秋节空闲时才能回到老家团聚。
“这次不回老家过年的消息告诉父母后,他们也很理解。”赵克亮一边在热气腾腾的锅前煮面,一边说,“我相信,只要踏实肯干,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在新的一年里,希望父母身体健康、家人平安、孩子好好读书。”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