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胶州的胶东街道流传着三宝,丰隆屯的蜡,谈家庄的香,罗家村的糖瓜,进了腊月门做这些传统工艺的师傅就都开始忙起来,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胶东街道的后丰隆屯,了解一下这个传统的制蜡工艺。
现如今蜡烛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民间能坚守手工制蜡的已经很少了,来到胶东街道后丰隆屯村刘启友的蜡烛作坊里,一排排制好的红色蜡烛格外喜庆,老刘正在忙着将做好的蜡烛打包,准备拿到大集上售卖。刘启友今年已经53岁了,他一直传承着父辈手工制蜡的传统。
将纯白色的大块牛油在锅里化开,这就是制蜡用的原料,然后倒进木桶,用木棍搅拌对油进行降温,当油的颜色发白变成糊糊状以后就可以开始蘸蜡了
刘启友介绍,传统的制蜡需要20多道工序。每一道都马虎不得,就拿制蜡的蜡芯来说,必须选用上等的芦苇杆,再缠上棉花压实。
蘸好的蜡烛稍作修理,挂起来待温度降低后,就要上色。先把油脂和颜料混合煮化,然后把纯白色的蜡烛放在里面一转,拿出来就成了喜庆的大红烛。
最后还要在蜡烛上写上吉祥的话语,这样喜庆的红蜡烛就完成了。
刘启友告诉记者,大红的蜡烛里面蕴含着咱们老祖宗智慧的结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年他打算把制蜡手艺申请非遗,让这项手艺传承下去。
来源:胶州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