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入鲁返鲁人员中发现3例检测阳性者!山东购买退烧药等有新规定!

0
分享至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1月28日召开发布会,介绍近期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入鲁返鲁人员中发现3例检测阳性者

没发生二代病例和社区传播疫情

在新闻发布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袭燕介绍,威海市文登区和青岛平度市先后在入鲁返鲁人员主动筛查中发现3例检测阳性者。由于发现和检测及时,目前都没有发生二代病例和社区传播疫情。

袭燕介绍,目前我省外防输入再加严。首先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严格执行入境来鲁人员提前3天报备制度,实行“14+7”和“4+1+1”隔离检测,即14天集中隔离期间进行4次核酸检测,抵达目的地后,立即在集中服务点进行1次核酸检测和1次血清抗体检测,检测阴性的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并在健康监测第7天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无论在省内还是省外入境的人员,全部由驻当地的口岸工作专班负责对接,实行“无缝隙闭环管理”,与目的地县(市、区)领导小组(指挥部)“面对面”交接,乘专车“点对点”转运至省内目的地县(市、区),力争风险隐患全部在闭环管理中及时发现,避免引起社区传播。

同时严防省外疫情输入。对划定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区域,我省第一时间启动对来自和途径该地区人员的摸排随访与核酸检测。对集中推送的数据,做到24小时内完成山东籍人员追踪随访、48小时内完成非山东籍人员追踪随访,常态化推送的数据,接收当日“清零”。威海市文登区和青岛平度市先后在入鲁返鲁人员主动筛查中发现3例检测阳性者。由于发现和检测及时,目前,都没有发生二代病例和社区传播疫情。

截至目前,山东省已经完成11轮“应检尽检”核酸检测,累计检测定期检测人群1612.7万人次。同时,坚持人物同防、人物同查、人物同检,严把疫情通过进口产品输入防线,共完成352.6万份环境样本和258.5万份食品样本的检测。“应检尽检”检测共主动发现3例冷链从业人员检测阳性者,全部是在感染初期即被检测发现并迅速隔离,没有引起二代传播。
在山东购买使用退烧药等药品需转诊至发热门诊
近期,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落实首诊报告制度,详细询问、登记流行病学史,凡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接触史的人员或有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腹泻、嗅(味)觉减退等可疑症状的,立即转诊至发热门诊或发热哨点诊室,在核酸检测结果未明确前,实行单人单间隔离观察。
药店严格执行实名登记制度,对购买使用退烧药、止咳药、抗病毒药、抗菌素等药品的人员立即引导患者转诊至发热门诊。紧急开发了山东省医疗机构(药店)发热等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将系统登记的有发热等症状的人员转入社区随访管理。一年来全省发热门诊累计接诊255.78万人次。

山东“应检尽检”行业扩大至16类

快递、外卖、出租车、公交等从业人员均已纳入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袭燕表示,山东省已先后修订了5版“应检尽检”重点人群检测工作方案,对重点人群实施分步分类扩围、加密检测措施。“应检尽检”行业由最初的12类扩大至16类。为适应冬春季防控工作需要,将入村(社区)入户的快递、外卖从业人员,餐饮单位、室内体育健身场所、洗浴美容场所等存在暴露风险的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出租车、公交车、长途客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司乘人员,纳入“应检尽检”范围

同时,对在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和口岸区域作业的人员,以及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作业的人员,实行每3天1次检测;冷链食品、医疗卫生、口岸边防、入境服务保障等工作人员的检测频次由每14天1次改为每7天1次;对监管场所和民政养老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检测由1个月1次改为14天1次。

截至目前,山东省已经完成11轮“应检尽检”核酸检测,累计检测定期检测人群1612.7万人次。同时,坚持人物同防、人物同查、人物同检,严把疫情通过进口产品输入防线,共完成352.6万份环境样本和258.5万份食品样本的检测。“应检尽检”检测共主动发现3例冷链从业人员检测阳性者,全部是在感染初期即被检测发现并迅速隔离,没有引起二代传播。

一年来发热门诊累计接诊255.78万人次

山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分区包片定期到县域内医疗机构开展巡查指导。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落实首诊报告制度,详细询问、登记流行病学史,凡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接触史的人员或有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腹泻、嗅(味)觉减退等可疑症状的,立即转诊至发热门诊或发热哨点诊室,在核酸检测结果未明确前,实行单人单间隔离观察。

药店严格执行实名登记制度,对购买使用退烧药、止咳药、抗病毒药、抗菌素等药品的人员立即引导患者转诊至发热门诊。紧急开发了山东省医疗机构(药店)发热等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将系统登记的有发热等症状的人员转入社区随访管理。一年来全省发热门诊累计接诊255.78万人次。

2月1日起,其他入鲁返鲁人员
须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1月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领域首席专家雷杰表示,目前山东省本地已经无新冠肺炎病毒流行,只是存在境外输入和疫情重点地区输入双重风险。自2021年2月1日开始,山东省开始实行其他入鲁返鲁人员携带7日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抵达目的地后进行核酸检测政策。

雷杰介绍,目前无论病毒变异与否,还是可防可控,关键是早发现,早隔离管控,就能够阻断。近期河北省、黑龙江省等地接连出现零星散发或者聚集性疫情,受其影响,山东省先后发生2起由省外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土疫情,传染源明确,均得到快速有效处置。

“目前,山东省本地已经无新冠肺炎病毒流行,只是存在境外输入和疫情重点地区输入双重风险。”雷杰说,当前,针对境外输入人员,无论是省内口岸入境人员出关后到隔离场所、再到目的地,还是省外口岸入境人员隔离期满后进入省内第一落地点、再到目的地,全程落实“点对点”接送、“面对面”交接,专人专车送到家,保证无缝衔接、闭环管理。

针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入鲁返鲁人员,要求中高风险区人员暂缓来鲁,对14天内到过或途径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实行集中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

针对进口冷链食品,所有进口冷链食品进入监管专仓或企业专仓进行统一管理,严格执行进口预约进仓、全面消毒、定期检测等防控要求。还需要重点防范的是,某地已有疫情传播但在发现之前已经进入山东省的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2月1日开始,山东省开始实行其他入鲁返鲁人员携带7日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抵达目的地后进行核酸检测。“如果全面落实这些要求,我们专业机构有信心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不会造成大的社会影响。”

723家医疗卫生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
单日最大检测能力单管超过150万份
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1月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马立新介绍,一直以来,山东省高度重视核酸检测能力提升工作,针对大规模核酸检测做了充足的准备,并持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全省723家医疗卫生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覆盖全部县(市、区),单日最大检测能力单管超过150万份。在济南、青岛建设了7个公共检测实验室,16个市建设了26家城市检测基地,上述实验室或基地单个、单日最大检测能力均达到单管1万份。

据悉,山东各市、县(市、区)制定完善了全员核酸检测预案,明确了筹备动员、现场实施、组织保障等内容,提前做好采样点布局、检测能力调配、应急演练、物资储备等工作,各环节落实到岗、到人。安排部署了跨区域应急支援力量,组建省、市级核酸检测应急队伍21支。加强技术人员储备,全省具备资质的检测人员超过1万人。目前,山东省的储备能够保障500万以下人口2天内完成全员检测,500万以上人口3-5天完成全员检测。

科学防控不搞“一刀切”,
山东各地一律不层层加码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马立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局面,确保返乡人员及其亲友的健康安全,山东省卫健委将认真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有关通知精神,以及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的工作部署,全力做好返乡人员健康服务。

马立新介绍,首先,将进一步加强基层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症状的早期识别能力,每乡镇(街道)设置1处采样点,在农村地区布局流动采样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人员进村采样,由县级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其次,山东省已向社会公布了各地的核酸检测机构信息,以县(市、区)为单位也将陆续公布本地采样点和检测机构的信息,以方便返乡人员就近就便进行核酸检测。加强不是加码,防控不是封村堵路,各地一律不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

马立新也提醒广大返乡人员,在返乡途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排队等候时保持一米线距离;尽量选择无接触方式办理值机、检票等手续;自觉配合测体温等查验工作;留存乘车票据,以备查询。提倡返乡后不聚集、不串门,必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如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自我隔离并上报,按照村居的安排及时就医排查。

省疾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领域首席专家:

疫情防控,公众应掌握这些知识

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责任是疫情防控“四方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1月28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山东省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领域首席专家雷杰在会上提醒公众应掌握防控知识和政策。

一是自觉做好个人行为防护。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杀、“一米线”、多通风、不扎堆、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分餐公筷、不食用野生动物等良好习惯。返乡人员在旅途中,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全程佩戴口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坚持做好手卫生,到达陌生环境,不要轻易触碰电梯、按钮,或可以用指背触及。要经常用洗手液或香皂在流水下洗手。 

二是冷链食品相关从业人员防护。普通从业人员每天应穿工作服,同时佩戴外科口罩、手套才能上岗;如进入冷库等相对密闭的环境,或者长时间从事冷链食品的加工、装卸、销售等环节从业人员除普通工作服外还应佩戴N95口罩、护目镜、工作靴或防水靴套、防水围裙等。工作时要避免货物触碰面部、手触摸口鼻等,防护用品应及时更换,工作服要定期消毒等。 

三是减少流动和避免聚集。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务工人员在春节期间尽量留在工作地休假。要做到不聚集、不串门、少外出,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 

四是强化报告和主动检测意识。疫情防控就是与时间赛跑,越早越主动,要落实四早要求。有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腹泻、嗅(味)觉减退等可疑症状的,要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进行核酸检测。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面暂停生产!苏州17年的大厂宣布“倒闭”,员工将被依法裁员

全面暂停生产!苏州17年的大厂宣布“倒闭”,员工将被依法裁员

涛涛生活搞笑
2023-11-28 21:03:31
艾滋感染27285人!男大学生染艾,传3女友后失控:学校不加管束

艾滋感染27285人!男大学生染艾,传3女友后失控:学校不加管束

大风文字
2023-11-28 19:39:40
广西一大型公司破产,4亿多债权公开拍卖转让,最终1.0961亿成交

广西一大型公司破产,4亿多债权公开拍卖转让,最终1.0961亿成交

天天话事
2023-11-29 16:02:01
广州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张建华主动投案接受审查调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张建华主动投案接受审查调查

南方都市报
2023-11-29 15:40:33
奉劝所有打工人,但凡你一个月能挣到2500元,就不要回农村躺平!

奉劝所有打工人,但凡你一个月能挣到2500元,就不要回农村躺平!

小马达情感故事
2023-11-28 21:40:03
北大“屠夫”:3年挣11亿,建258套别墅送村民,现在死也不敢回家

北大“屠夫”:3年挣11亿,建258套别墅送村民,现在死也不敢回家

议史纪
2023-11-28 18:07:31
季中赛八强对阵出炉:詹姆斯PK杜兰特 步行者能否复仇51分惨败?

季中赛八强对阵出炉:詹姆斯PK杜兰特 步行者能否复仇51分惨败?

罗说NBA
2023-11-29 14:01:27
河南大龄男子脱单,新娘长相奇特引亲友围观,咧嘴一笑众人沉默了

河南大龄男子脱单,新娘长相奇特引亲友围观,咧嘴一笑众人沉默了

史家评ing
2023-11-29 18:15:10
日本对外国游客将实施一项重大政策调整

日本对外国游客将实施一项重大政策调整

徐静波静说日本
2023-11-29 11:16:53
全红婵说热干面不太好吃,引争议,评论区却一边倒:就该说实话

全红婵说热干面不太好吃,引争议,评论区却一边倒:就该说实话

阿龙美食记
2023-11-27 15:00:45
开国中将带机枪回老家为父报仇,一举消灭上百人,邓小平:我批准

开国中将带机枪回老家为父报仇,一举消灭上百人,邓小平:我批准

历史龙元阁
2023-11-28 23:39:05
奚梦瑶携儿女出镜,4岁儿子讲中文跟何猷君一模一样,婚后AA制

奚梦瑶携儿女出镜,4岁儿子讲中文跟何猷君一模一样,婚后AA制

椰黄娱乐
2023-11-28 15:25:52
厦门机场海关发现旅客箱内有6只活体大龙虾,净重5.8千克,已送检处理

厦门机场海关发现旅客箱内有6只活体大龙虾,净重5.8千克,已送检处理

极目新闻
2023-11-28 14:23:31
缅军投放毒气弹,致同盟军战士中毒!运12运输机首次出动空袭!

缅军投放毒气弹,致同盟军战士中毒!运12运输机首次出动空袭!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3-11-26 21:18:38
造假6年虚增9亿营收,“南通富豪”被罚200万长记性了吗?

造假6年虚增9亿营收,“南通富豪”被罚200万长记性了吗?

野马财经
2023-11-28 21:13:38
足协正式官宣!宋凯作出决定,扬科维奇或被清洗,新帅浮现

足协正式官宣!宋凯作出决定,扬科维奇或被清洗,新帅浮现

酷侃体坛
2023-11-29 17:39:27
国民党最新内参民调曝光!朱立伦:侯康配差赖萧配0.4%

国民党最新内参民调曝光!朱立伦:侯康配差赖萧配0.4%

金瓯一统
2023-11-29 15:22:34
【痛别】突发讣告!他在广州逝世......

【痛别】突发讣告!他在广州逝世......

粤穗平台
2023-11-29 11:50:40
入境人次暴跌超95%!我国紧急对6国试行入境免签,现已得到回应

入境人次暴跌超95%!我国紧急对6国试行入境免签,现已得到回应

云姐闲聊
2023-11-27 15:09:38
韩“第一夫人”力推“禁食狗肉”令,狗肉养殖协会:考虑把200万只狗扔到首尔街头

韩“第一夫人”力推“禁食狗肉”令,狗肉养殖协会:考虑把200万只狗扔到首尔街头

红星新闻
2023-11-28 16:37:37
2023-11-29 21:08:49

头条要闻

在西藏阿里遇车祸女子丈夫:大概有二十号人给妻子献血

头条要闻

在西藏阿里遇车祸女子丈夫:大概有二十号人给妻子献血

财经要闻

A股10年为何瘫坐3000点?6组数据揭真相

体育要闻

梅德韦杰娃:银牌是遗憾也是礼物

娱乐要闻

傅首尔和老刘确定离婚 评论区沦陷被骂

科技要闻

消息称华为新合资公司估值高达2500亿元,一汽和东风寻求少量股份

汽车要闻

3.3秒破百/鸿蒙座舱 智界S7家用运动两不误

态度原创

手机
时尚
亲子
本地
健康

手机要闻

Redmi K70 Pro发布:2K中国屏+三代骁龙8 售价3299元起

对她来说,恋爱就像胡椒粉?

亲子要闻

父女俩玩游戏,萌娃实力坑爹,女儿才是王者

本地新闻

100个目的地 | 天津人为嘛这么乐呵?

吃咸菜到底会不会致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