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因此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每个孩子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其中也包括患有智障、残疾的少年儿童。但是很多患有精神疾病的少年儿童像自闭症、孤独症、狂躁症等也都进入普通中小学就读,给普通中小学教学、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今年两会上,市政协委员付建芳提出了《关于患有精神疾病的少年儿童进入特殊学校就读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付建芳通过调查发现,患有精神疾病的少年儿童大部分进入普通中小学就读,很少进入特殊学校。究其原因:一是家长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患有精神疾病;二是家长虽然接受自己的孩子患有精神疾病,但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和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三是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不允许劝退学生的,普通学校不愿意接收患有精神疾病的适龄儿童,由于没有法律的支持,不敢拒收;四是特殊学校虽然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师资雄厚,但是费用问题,让家长望而止步。
但是这些患有精神疾病的少年儿童进入普通中小学就读,带来很多的问题:首先是扰乱了了普通中小学学生正常的上课秩序,这些孩子有的上课哇哇乱叫;有的严重者袭击上课老师;还有的不进教室,在校园四处游荡……其次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他们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弱,一旦与 普通学生发生暴力冲突,他们是易受伤害的群体;三是普通学校班额较大,追求教学质量,老师不可能只关注他们,学生也根本不愿意和她们交往,让他们更孤独、自卑。四是普通学校没有特殊学校一样的教学环境,他们根本学不到任何知识,不利于他们病情的治疗,更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对此,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议政府教育部门出台相关的政策,让患有精神疾病(如自闭症、孤独症、狂躁症等)的适龄少年儿童,必须到医院检查,开具证明,让确实患有特殊疾病的适龄儿童、少年到特殊学校就读,这样既缓解了普通中小学的生源压力,又能让他们在特殊学校得到更好的照顾,利于他们身心发展。
二是建议普通中小学严把入学关。学校利用面试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有能力接受普通教育的患有精神疾病的少年儿童,安排其入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保证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如果患病程度比较严重,不适合随班就读,学校有权利让家长带孩子去做检测,有权拒收,使其到特教中心接受特殊教育。
三是政府扶持。政府建立配备齐全、师资雄厚特殊学校,降低特殊学校入学门槛,减免学习费用,让更多患有精神疾病的学生入校学习,帮助其康复。
记者 张贵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