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两会期间,记者联系到了滨州市政协委员刘俊杰,他向大会提交了两份关于人才发展方面的建议。
刘俊杰表示,我市一直坚持贯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启动了“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士、万名大学生进滨州”工程,出台颁布了“2020版滨州人才新政”,鼓励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引进高端人才、青年人才、创新型人才,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中共中央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所以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健全我市行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议。
他建议,在之前已有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上,我市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应该下沉,注重基础行业人才的培养与激励。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完善全类型人才培养、激励体制。打造行业模范,激励突出行业人才。建立完善的行业人才培养机制和健全人才社会保障制度。
同时刘俊杰还表示,目前的现状来看,由于地域、薪酬、工作岗位等因素影响,外引人才数量不多,难度也较大。由于本土人才对本地实际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比较丰富。如何通过本地特有的符合我们实情的政策,去保护本地的人才不流失,在这基础上再去吸引更多外来人才建设滨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此,他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人才外来引进和本土厚植的建议。
他建议,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有计划地组织本土人才持续系统的参加学习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教育培训。积极向上争取专业技术人员评聘政策。针对高校毕业生留滨或引进来滨的人才,制订专项的住房保障方案。吸引本地生源或滨州州的毕业生来滨州建设家乡,甚至提供买房首付折扣(要有工作年限、职称、荣誉等的限制)等政策。建立高端人才慰问机制,不定期的组织滨州市D级以上人才沙龙等活动,高端人才之间的互相交流能互相快速进步。
记者 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