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产品安全,理应套牢“紧箍咒”
针对近日持续发酵的抑菌霜事件,福建省漳州市“欧艾抑菌霜”事件处置工作组17日凌晨发布通报称,经调查检测,确认涉事两款产品均含激素,企业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目前当地卫健部门已将有关线索移送公安机关。(1月17日华声新闻)
婴幼儿产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痛点。前段时间,婴儿用抑菌霜产品后变成“大头娃娃”的新闻引起了热议,婴幼儿产品中违规添加激素的违法行为,让人们不禁想起之前的“毒奶粉”事件,只不过这次由“内服”变成了“外用”,本应保护婴幼儿健康的抑菌霜,反而变成了影响孩子身体健康的元凶。这提醒我们产品安全不该在出现问题后再去重视,理应时刻被套牢“紧箍咒”。
从政府层面加大监管力度。有些不法商家只要觉得有利可图,就会想法设法去钻法律的“空子”,甚者昧着良心去赚“黑心钱”。而针对这种不法商家,国家出台了《食品安全法》、《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等相关法律来约束这种“毒物”添加剂行为,但针对婴幼儿和成人的区别,还应进一步细化相关的检测标准。尤其是“大头娃娃”事件中这种“消字号”产品,本就禁止使用抗生素、激素等物质,这就暴露出产品检测与产品上市之间的灰色漏洞,如何制定采样方式、如何提高检测精度和检测力度、如何制定免检标准,如何实施随机抽查等等,仍需持续优化办法。
从商家方向改变唯利是图观念,对涉事违法的商家严格执法、“杀鸡儆猴”,对遵纪守法的商家予以奖励或政策优惠,定期对商家进行普法教育与政策宣传,增加市场准入门槛,联合商家建立企业征信体系,更要杜绝官商勾结、勒索行贿、检测走过场等不法行为,引导商家与市场良性发展。
从民众角度提高举报意识。“大头娃娃”事件家长早在2020年11月份就已经发现产品的问题,而他所选择的方式,却是先向自媒体平台进行求助,而非第一时间举报至有关部分。这就说明大众普遍的意识仍是首先增加事件曝光率,认为只有经媒体曝光后才会获得有关卫生部分关注。这种举报“网络化”的意识也反映出基层民众与政府之间缺乏有效的举报渠道,也反映出民众诉求不被重视的问题。政府应该打破这种沟通藩篱,持续宣传监督举报办法,建立长效的监督举报机制,以及对所举报事件做出快速反映,逐步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举报网络。
婴幼儿产品安全问题,需要多措并举才能更好的规范商家行为,从多个方位套牢监管“紧箍咒”,让不法商家不敢越雷池一步。
张伟卓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56872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用?救援者发声:停止网暴
- 234231河南一面粉厂拒收今年新麦:发芽不宜制成面粉
- 315050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隧道开始注入海水
- 414811济南铁警:64岁男子高铁上霸占他人座位拒绝让座,被行拘5日
- 511940克里米亚居民被问及是否想回乌克兰 纷纷表示拒绝
- 610845河南一面粉厂贴通知“今年新麦一律拒收”,专家:小麦发芽降低品质
- 79681俄国防部:乌军再次大规模进攻又被击退,多辆北约坦克被摧毁
- 89232长牙的鸭脖令人如鲠在喉,从此指鹿为马有了新编
- 130980河南一面粉厂贴通知“今年新麦一律拒收
- 217104商务部美大司负责人就美国财政部以销售
- 316836日本乘客在飞往台北航班准备起飞时吼“
- 413575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用?救
- 513329中美外交官员在北京举行会谈
- 613076洪都拉斯总统发推称将于6月9日访华,
- 712100武汉副市长王清华任上被查!3天前还出
- 811633美国为何偷偷换防长发言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