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滨州市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涌现出了一大批种粮大户,少则几百亩,多则上千亩,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政协委员张玉坤介绍,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这些种粮大户普遍面临生产成本较高,农业生产要素困难的境地,值得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种粮大户普遍面临较高生产成本的困境:土地流转价格较高。普遍在800元每亩上下,甚者1000元每亩,流转价格的提高直接助高了种粮成本,土地流转门槛提高;雇佣劳动力成本高。由于种粮大户经营规模扩大,需要雇佣短工或者长工帮助生产。我市一个农村劳动力每天的工资普遍在150元上下,农忙时到了200元,甚至300元一天。近几年,我市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种粮大户雇不到劳动力的情况成为常态。种粮大户的人工成本已经达到百分之20以上,仍有继续上升趋势;自然灾害风险较高。某些地块农业基础设施多年失修,种粮大户自身缺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遇到极端天气年份就会发生严重的损失。
种粮大户普遍面临农业要素问题困境:种粮大户贷款难,获得的贷款支持力度不足,信用贷款额度不高,直接影响了种粮的资金投入;种粮大户晒粮难,种粮大户种植几百亩上千亩面积,年产粮食上千吨,晒粮场地十分紧张,每年粮食霉变导致的损失也不小;农业设施维护困难,很多农业设施年久失修,种粮大户自身维护农业设施存在很大困难。
张玉坤委员建议:破解种粮大户贷款难,各个银行要把种粮大户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加大资金授信额度,满足种粮大户需要;全市设立种粮大户扶持资金,对种粮大户实行补贴专项;鼓励种粮大户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化服务,加大购买大型农机具的补贴力度;积极推广农业保险深入发展,开发农业保险新品种,不断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风险赔付率,使得种粮大户最大程度合理规避和降低农业风险;加强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发展与土地流转相配套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变种粮大户自我管理现状,改变单一的服务生产向服务加工,服务运输发展。鼓励农业企业与种粮大户结对结合抱团发展,形成“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条发展。
(记者 彭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