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寿光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成功为一位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进行了经下肢静脉穿刺PICC置管术。
患者为65岁的男性,确诊肺癌1年多,近期患者脸部、颈部、双上肢浮肿,呼吸困难,胸壁浅表静脉曲张,上腔静脉压迫症状严重,急需进行化疗,但患者情况特殊,不能在上肢进行输液,双下肢血管条件极度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肿瘤科医护人员对患者血管进行B超下综合评估后,决定由从患者的大隐静脉置入PICC导管。
肿瘤一科护士长李爱香介绍,PICC置管通常从上肢肘上置入,但临床上会遇到部分肺癌和恶性淋巴瘤等患者发生上腔静脉综合征,这是由于肿瘤等压迫引起的上腔静脉回流至右心房的血流部分或完全受阻,对于该类病人静脉通路的建立需要避免上肢静脉输注而通常选择下肢静脉,由于下肢静脉的局限性,在过去没有超声引导的条件下,选择股静脉穿刺,部位位于腹股沟区,存在下肢活动略受限制,并发症较多和护理困难的缺点。利用B超引导下从大腿上置入PICC导管可有效的避开腹股沟处大腿的弯曲活动,带管期间病人的活动基本不受限制,静脉输液时病人只需将大腿内侧的裤子缝线拆开或穿短裤即可。
该技术的开展填补了该院在此项技术上的空白,标志寿光市中医医院静脉治疗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众多患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及不宜选择CVC置管、静脉输液港、上肢静脉置管的患者创造了一条安全、有效且能较长时间保留的静脉通路,提高了医院静脉输液治疗的整体水平。
来源:寿光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