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24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由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自然语言处理专业委员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等七个专委以及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长沙市科技局、长沙高新区管委会、湖南大学、数联众创共同承办的2020 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决赛暨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CCF理事长梅宏,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怀民,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湖南大学校长段献忠,湖南省委网信办副主任刘厚,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邱继兴,长沙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塨,长沙市科技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盛湘饶,长沙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帅军,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主任杜小勇,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程学旗,湖南大学校长助理李肯立,科大讯飞公司高级副总裁胡国平,悉尼大学工程学院教授、澳洲科学院院士陶大程,百度技术委员会主席吴华等共同出席了本次盛会。
一赛、一会、一平台——赛会结合开启大数据新十年
回顾过往十年,大数据与智能计算正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坚强基石。创办于2013年的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CCF BDCI)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型挑战赛事。为了推动行业发展与产业升级,赛事以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问题为导向,面向重点行业和应用领域征集需求,以众智、众包的方式,汇聚海内外产学研用多方智慧,为社会发现和培养高端大数据人才。2020年,第八届CCF BDCI大赛进一步扩大参与规模及影响力,关注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助力推动我国大数据技术及产业生态发展。
作为大数据领域极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BDTC)连续13年来,不仅为创新性人才与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助力,更见证了大数据蕴藏的巨大潜力和能量,并由此成为大数据思想、技术与实践的沃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技术专家与行业领袖聚集于此,聚焦智能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曲线以及大数据与社会各行业相结合的最新实践进展,思辨通达,从不同角度分享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核心技术及前沿的落地实践案例,揭示技术与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是挑战,深入解析热门技术在行业中的实践和落地,更见证了大数据技术生态在中国的建立、发展和成熟。
2020年非比寻常,全球经济在新冠病毒影响下发生巨变,与此同时,大数据与计算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让大数据产业于危机中获得了加速发展和成长。在此背景下,CCF不忘初心,持续助力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将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与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结合,真正打通大数据与智能计算的发展与产业应用需求,锁定技术前瞻,探索发展趋势,加强领域推进,全面搭建产学研用及人才培养交流平台。
主论坛:新思路、新机遇,大数据、大未来
从初期不足百人的技术沙龙到近些年的千人技术盛宴,今年的BDTC依然邀请到诸多业内重磅嘉宾。开幕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CCF理事长梅宏院士,长沙市副市长邱继兴,湖南大学校长段献忠分别发表致辞;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程学旗发表《2020 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暨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影响力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大副校长王怀民,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樊文飞,科大讯飞公司高级副总裁胡国平,PingCAP创始人黄东旭,悉尼大学教授、澳洲科学院院士陶大程,百度技术委员会主席吴华,Zilliz创始人、LF AI Data基金会主席谢超等院士、专家与学者人以数据库技术、语言职能、人工智能、大数据趋势等为主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分享了独到的见解。
院士论坛、圆桌访谈:新基建、新机遇——大数据的十年又十年
在经历了近十年大数据应用的暴发性增长后,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在未来十年必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资源。在以《大数据新十年-数字经济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院士论坛上,梅宏、王怀民、桂卫华与王耀南四位院士分别就大数据过去十年的发展与成果,未来十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经济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在以《长沙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为主题的圆桌访谈中,来自湖南大学的主持人李肯立教授与嘉宾们就“’三高四新’发展战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背景下,长沙的特色产业化发展方向,产业生态构建策略”,及“如何打破大数据壁垒,解决数据割据问题,建立“聚通用”体制机制”两大话题进行了深度交流,各抒己见、亮点不断。
决赛颁奖:最终决赛精彩纷呈,各路奖项齐揭晓
从2013年到2020年,作为全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一项活动,成功举办八届的CCF BDCI愈加精彩。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球25个国家、1247所高校、1873家企业的43795人,37994支队伍参赛,提交作品更是高达83361次。而最终的决赛成绩,在这一天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经过三个月激烈的角逐,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参赛队伍克服万难在比赛中得到了锻炼与成长。决赛评审专家从入围团队的算法创新性、商业价值与现场表现等多个维度参赛团队的现场打分,并综合多个维度最终评选出CCF综合奖项。决赛日,大赛14道赛题的一等奖团队共同角逐出4项CCF特别奖。最终,经过激烈角逐,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随缘分割”队荣获综合特等奖,来自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的”自由之翼”队荣获最佳算法能力奖,来自斯伦贝谢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与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邮你有爱”队荣获最佳创新探索奖,来自中国工商银行的“工银智分析”队荣获最佳商业价值奖。
分论坛:九大主题齐聚精英,深度交流助力产业发展
1月24日,九场精心策划的线上专题技术和行业主题分论坛相继举办,论题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开源群智创新论坛、人工智能论坛、智能制造论坛、CCF BDCI青年科学家论坛、数据与安全双翼论坛、数据驱动智慧医疗、人工智能与智慧交通分论坛、数据科学产业应用论坛、自然语言处理+行业等主题。
分论坛由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副主任彭绍亮,百度深度学习技术平台部高级总监马艳军,CCF理事、大数据专家委常委兼副秘书长、计算机安全专委常委潘柱廷,蚂蚁安全天玑实验室主任、全球可信身份平台ZOLOZ总经理陈继东,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窦志成,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交通事业本部总经理王雯雯,DataFountain平台CTO崔维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信息技术中心原首席顾问、中国船舶独立董事宁振波,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研究员赵东岩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孙文龙十位主席领衔,参赛与参会的学术及企业专家、院士、协会代表共同参与其中;业内顶尖大数据应用的创建者和领航者,通过路演展示的形式,与观众分享了最佳案例实践;众多嘉宾共同进行了深度交流,齐心协力助推产业发展。
数智星城,无限未来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势下,大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基础性战略资源,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为加快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长沙市相继出台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统筹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的融合发展。目前,长沙市的大数据产业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山河智能、马栏山文创园均颇具代表性。长沙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一批著名的高校,我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也在这里产生,数据产业优势得天独厚,如今长沙的大数据产业经过多年沉淀和发展,已形成了在全国独具特色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2020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落地长沙,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决赛在星城上演,长沙市政府的指导以及长沙市科技局、长沙高新区管委会、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的高度参与,为大会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
未来,在数字化转型加速趋势下,相信随着各行业与大数据的加速融合,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加速完善迭代,数据资源潜能将得到持续释放,数据价值将不断提升。一次次盛会的举办,一场场精彩的赛事较量,都将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迎接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