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高青县县城东部的唐坊镇,是《尚书》传承重镇。近年来,唐坊镇作为高青县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镇,始终坚持党委一把手主抓、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一揽子保障,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2020年,唐坊镇曾两度成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观摩点之一,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依托《尚书》文化的丰厚底蕴,唐坊镇成功打造出以德治教育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成立专业志愿服务队15支,建成32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成立志愿服务队伍32支,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近百场,惠及群众8000余人次。回眸2020年,高青县唐坊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紧紧围绕“讲评帮乐庆”五大板块,践行初心使命,做足“乐”的文章,扬起“庆”的风帆,坚定不移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以群众性文体活动为抓手,弘扬时代精神、引领时代风尚。
挖掘《尚书》文化品牌
提升文明实践“心”内涵
2018年4月8日,唐坊镇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成立,当年7月更名为唐坊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作为高青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首批试点镇,唐坊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较早成立的分中心。依托《尚书》文化的丰厚历史,分中心以突出《尚书》政德文化德治教育为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认可。
分中心占地面积约4000余平方米,依托镇综合文化站投资200余万元建成正德门、成德大道、尚德广场(政德教育广场)、弘德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明德堂(文明实践礼堂、乡村儒学讲堂)、观德厅、《尚书》文化交流中心、同德室(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养德室(组织生活馆)、政德体检中心等十个主要功能区,突出教育培训、现场教学、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德治示范、《尚书》文化传承、开放式组织生活体验、政德体检等实践教学,建成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培训学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唐坊镇充分认识《尚书》优秀政德思想的重要意义,致力于发挥其在党员干部政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分中心针对广大群众和党政机关干部这两大群体“因群施教”,面向群众开展中华美德教育,即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有助于塑造文明乡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面向党政干部及村“两委”干部开展中华美德教育,即是开展政德教育,有助于涵养为政之德,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其中,尤其注重发挥党政干部风向标作用,依靠基层干部政德引领、带动群众共同营造尊德崇德的社会氛围,质朴向善、和谐奋进的唐坊文明蔚然成风。2020年,疫情防控、城乡环境大整治、“美在家庭”创建、脱贫攻坚等急难险重工作,成绩突出,各项排名均居全县首位。
志愿服务心连心
实践活动齐分享
2020年唐坊镇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分中心不断整合志愿服务力量,成功打造出了“儒学宣讲”、“陪你到老”、“幸福筑家”、“大健康”“党员先锋”等15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和32支村级志愿服务队,特色队伍和精品项目切实保障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采取“讲”“评”“帮”“乐”“庆”“传”等形式增强文明实践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在分中心的指导下,各村文明实践站通过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陆续展现出了文明实践的强大魅力。
玉皇新村是全县建设的首个村级文明实践站,在村集体经济零收入的情况下,实践站充分发挥“新乡贤”作用,通过捐钱修路建设美丽村庄,捐物开展广场舞、门球赛、篮球赛等文体活动,使乡贤文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大家庭,2020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在吴家村尊老爱幼成为文明实践主旋律:重阳节到来之际,实践站为村里70岁以上老人组织了送戏进家门、发放暖心礼物等敬老爱老活动,老人们在文明实践站感受到党的温暖。“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带领村里的学龄儿童到省科技馆参加“体验科技,放飞梦想科普实践活动”,儿童教育也渐渐融入到了文明实践的特色活动中来。仉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大年初一即迅速组建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根据镇党委疫情防控任务和本村群众生活需要,志愿者有条不紊开展防疫宣传、卡口值守、人员排摸、消毒杀菌、居家隔离、代买送货等工作,构筑起了一道保障村民安心居家隔离的防线,成为全县同心战“疫”的生力军,全民战“疫”志愿服务活动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成了群众的贴心人。在唐坊镇3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类似的活动不胜枚举,阵地作用发挥明显,真正让群众感受到了“文明实践站就是老百姓的服务站、文明实践站就是百姓的精神家园”的庄严承诺。
“四德明星”“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评选活动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抓手,引导群众在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大健康”、“法律服务”、“扶贫济困”、“巾帼力量”、“农机助手”、“陪你到老”、“青春关爱”、“送光明”、“幸福筑家”等数十支具有唐坊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在协调家庭邻里关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老人,积极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百灵鸟文艺”志愿服务队在各村文明实践站开展赛歌会、广场舞大赛、送戏下乡等文体娱乐活动近百场,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入泮明理”、“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每年策划举办“入学升学礼”、“参军礼”、“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节庆礼仪,真正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突出“一村一品”
阵地建设特色“鲜”
从以“名杨驿站”为主体的名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到吴家村“传承红色基因·留住乡村记忆”的红色村史馆、主题公园,再到玉皇新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在唐坊镇落地开花。镇党委积极用好当地资源和特色,解决了“在哪做”这一难题,通过做好“结合”文章,营造了“人人愿为、人人能为、人人可为”的文明实践环境,打响了实践阵地新品牌。“文明实践阵地要覆盖到群众所在的各个角落,提供可赏、可用、可感的全方位体验”这是镇党委在年初提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新思路:通过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农家书屋、乡村大舞台等村级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阵地,逐渐打造“一站多点”、镇村联动的文明实践阵地体系。
唐坊镇在抓好32个行政村文明实践站建设的同时,高标准提升打造了两处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让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不仅确保“量的增加”,更实现了“质的提升”。吴家村户外活动场所宽广,结合这一优势打造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一处、红色教育主题公园一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一条街一处、室内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陪你到老活动室”、“吴家大讲堂”,高标准建成了吴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综合体”;名杨村则通过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四点半课堂”、党建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龙虾育苗基地、名杨大湾休闲垂钓区、“名杨驿站”等为一体的文明实践“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为构建“一站多用”的阵地模式,唐坊镇充分调动镇村力量,打通阵地壁垒,统筹实践站主阵地作用,将散落在各村的各类文化服务阵地纳入文明实践阵地篮子,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2020年,唐坊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扎实有效,新时代文明实践已成为聚人气、扬正气、接地气、鼓士气的精神家园,村民们在成为享受者的同时也逐渐成了践行文明的参与者。“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通过深入挖掘《尚书》优秀德治思想,创新丰富活动载体,做实以《尚书》德治为主题的文明实践品牌,高青县唐坊镇正有力书写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篇章。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晓宁 通讯员 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