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1月20日讯 从2018年以来,淄博高新区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契机,抓创新强动力,抓服务优环境,持之以恒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推动工业经济稳中有升、企业效益稳中向好,着力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面对新冠病毒疫情冲击,淄博高新区落实落细防控措施,在“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方案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积极引导企业从强链、延链、补链等方向策划储备一批技术改造项目,“跑”出了产业升级改造的“加速度”。
截至2020年底,淄博高新区50个市级重点技改项目开工率100%,开工项目已全部完成备案、纳统,年度完成投资20.95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00.5%。为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淄博高新区积极谋划重点项目,申报2021年市级重点技改项目50项,计划总投资97.28亿元。
崭新的厂房、高端的设备、井然有序的生产作业,每条生产线仅有几名工作人员,设备全部实现自动运转,这就是山东新恒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去年疫情防控期间仅用5个月时间交出答卷。
今年1月5日上午,山东新恒汇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线框架项目负责人黄伟说:“从2020年6月开始调试设备,用了短短5个月时间,企业就实现了批量生产,目前已与国内外40多家知名封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本月出货可达20万条,客户反映产品质量完全可以和进口产品相媲美,实现替代进口。”
1月5日上午,山东新恒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引线框架表面清洗线正在智能化运转。
新恒汇自成立以来,投资10亿元用于设备引进和设备提升,通过智能车间建设,使生产制造过程实现“装备自动化”“工艺数字化”“过程可视化”“决策智能化”“信息集成化”“生产柔性化”。高精度金属引线框架项目就是采用新的工艺技术与新的材料体系,研制出具有国内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的金属引线框架。整体项目计划建设期为3年,将引进先进生产检测设备121台(套),年产高精度蚀刻金属引线框架达1亿条。
黄伟表示:“随着企业产品的批量生产,市场拿不到货、交期久的问题得到缓解,我们新定制和采购设备将在今年一季度陆续到厂,预计今年产量会在现有基础上增长5-6倍,完成3000万条的一期规划。”
如果说新恒汇从诞生起便走上创新发展之路,那么百年企业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是依托技术改造,激发活力,永葆企业青春的成功典范。
在金晶科技线镀膜玻璃生产线技改项目现场,各个自动化设备已正常运转1个多月,成为了高新区技改项目当年改造、当年完成的典范。
1月7日上午,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明舒说:“这个技改项目是疫情后期筹划,2020年8月份正式实施,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金晶团队以‘只有第一别无选择’的坚定决心,只用4个多月时间完成了技术改造。2020年12月初新生产线点火,2021年第二天开始生产玻璃,各项生产指标和产品产质量指标达到了预期。”
1月7日上午,金晶科技线镀膜玻璃生产线上的机械手正在抓取玻璃。
该生产线是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集合优质浮法玻璃和太阳能玻璃的生产线,承载着金晶“十四五”乃至未来十年战略性的迈向太阳能领域的重要使命。姚明舒表示,这条生产线将是金晶集团诸多生产线中率先进入太阳能细分市场的生产线。未来,金晶在宁夏、马来西亚的公司将陆续生产太阳能玻璃。本次技改项目的投产,将为金晶丰富多元的产品系列再添新军,成为淄博市和高新区落实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金昌 通讯员 徐浩 房萌萌 吕佳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