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银发“数字鸿沟”很深,但并非不可逾越

0
分享至

数字时代的高速发展,有一群人却渐行渐远,他们孤立于智能时代之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产品,也没有享受到数字时代的乐趣,他们就是迈不过去“数字鸿沟”的银发一族。

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外出遇到难题时,有的现场求助周边年轻人,任由陌生人操作自己的手机;有的则远程遥控子女,求助无果或者被苛责时,他们轻则被急哭,重则会被气出病。

当下,连买个煎饼果子都需要二维码支付的时代,很难想象老年人该如何享受科技数字生活的便捷?很多受访者、网友都表示:“看着心里发酸。”“数字时代不应丢下老年人。”

连日来,记者深入社区、家庭,走上街头、市场,通过网络问卷、实地探访等方式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发现,现实生活中,银发“数字鸿沟”不仅很深,而且很难逾越;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亟待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银发“数字鸿沟”,到底有多深

日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联合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调查样本中有46.3%的老人从未接触过手机支付,36.4%的人偶尔使用,仅有17.3%表示经常使用。

作为手机功能里使用比重较大的支付功能,都有这么多人不会使用,可见挡在老年人面前的“数字鸿沟”究竟有多深。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记者对此调查了身边的市民、网友、志愿者等群体,通过了解发现,原因无外乎这几项——

主观认识不足:能打电话就行了,要啥智能手机?

家住大连花园的市民李先生表示,他的父母今年都65岁以上了,家住莒县农村。前些年随着孩子们手机淘汰的频率,他的父亲也逐渐换上了智能手机,大的小的,样式不少。

李大爷说,孩子们给的太多了,上半年刚学会用这个机子,结果下半年孩子又推荐了另一部,其实他也就是用来下下象棋、打个扑克、听个相声、看个微信,其他的不会用。“还不如我的老年机好用呢!”李大婶说,老伴用的智能手机有时接不起来,有时打不出去,因为电池不好用,导致手机会经常断电。“你看我的这个,用了好几年了,三四天不用充电!”她说,自从有了智能手机,老伴每逢下雨阴天的也不出去转悠了,就在家忙着“刷屏”。

李先生说,虽然家里也有几部淘汰的智能手机,性能都不错,足够老年人使用,但母亲迟迟不愿意尝试“学习”。她的观念就是,手机能接打个电话就不错了,有了智能手机“净浪费时间”。至于村里交保险、交水电费、网上看通知等事宜,都是“做不通工作”的李先生在默默无闻地做着。

很多被调查者表示,不会智能手机的父母或者亲朋,外出遇到难题时,有的现场求助周边年轻人,有的则远程遥控子女,求助无果或者被苛责时,他们轻则被急哭,重则会被急出病。

至于更高级别的网络预约打车/挂号、停车自助缴费、外出扫码购物、健康码出示等智能化生活服务,却真实地成了不少老年人跨越不了的“鸿沟”。

很多受访者、网友表示:“看着心里就发酸。”“是时候关注这些不会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了!”

身体机能退化:看不清、记不住、忘得快,有智能手机也不会用

随着老年人的记忆力、认知能力、手指灵活度、视力和听力的退化,“看不清”“记不住”“忘得快”等身体机能的缺失,成为了横亘在老年人与数字生活之间的一道壁垒。

市派驻五莲县汪湖镇汉王村的“第一书记”马良增,通过驻村工作的观察来看,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不多。也有部分使用智能手机的,一般都是子女大多在外地,使用智能手机主要是通过视频跟孙辈聊天,解决距离远见面不方便的问题。

据他观察,老年人接受知识慢,手脚不灵便,很少使用智能手机,大多都在使用老年机。就是使用老年机还面临着短信满了不会删,打电话也都是子女给设置的1、2、3等简便方法,更不用提数字生活的享受了。

网友洋仔仔说,老年人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们是十分无助的,年龄渐长的他们视力、听力、认知等都处于衰退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弱,使用手机也是如此。孩子们教父母好几遍,他们可能当时会了,过一会就又忘了,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不习惯智能生活的原因。他们在拼命学习,却终究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年轻人。

顾虑担忧多:一怕花钱二怕被骗,干脆不用那玩意

很多老年人不接受、甚至是排斥智能手机生活,其实很大一个顾虑是他们害怕浪费流量、浪费钱,也有的是胆小,被受骗“吓退”了。

洋仔仔说,有许多中老年人,包括她的父母,他们都很害怕一不小心流量超标,会扣很多话费,所以也就不敢过多使用手机。再者说,年轻人都有不少上当受骗的,别说玩不转手机的老年人了,他们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意识更加薄弱,害怕随便点到哪里钱就没了。

来自莒县的孙绪民说,自己的亲朋好友里的一些老人不敢点智能手机,因为很多地方不明白,怕把手机弄坏了,怕把微信、支付宝等里面的钱丢了,只有在别人的帮助下亲自进行实践才会相信。现在网络诈骗占比不断增高,也让很多跃跃欲试的老年人打消了念头,所以干脆不用了。

软件缺少“适老化”连年轻人都“掉坑”,老年人情何以堪?

WiFi?流量?拼音?手写?清理缓存?内存?……这些名词,在零基础的老年人那里都是问题,更何况有时候还要面对很多中英文名词。

有些软件、信息填写页面的繁琐,连年轻人都觉得使用起来很麻烦,而且时不时都有要掉进去的大坑,看不清屏幕的老年人的确难应付。

还有很多连年轻人都难以摆脱的垃圾广告、恶意下载网站、关不掉的页面等等,着实让老年人寸步难行。

再说,有一大部分老年人使用的手机可能是子女用剩下的,不仅内存不够、卡顿,还时不时喜欢闪退,这无形中都增加了老年人的使用障碍。

很多软件字体小、板块多、界面复杂、操作不友好,使得老年人不敢用、不会用,甚至是不能用。

从“沟”到“坎”,有些老人开始玩起来了

数字化时代,各种智能设备助力我们的生活,社会各个方面都开启了加速度。虽然老年人接受新知识、新科技的速度有点慢,但是在家人、朋友的帮助下,在自我的勤奋努力下,也有很多人开始在智能时代“邀游”了。

来自五莲的厉剑童说,自己是一名中学教师,他大哥居住在农村老家,今年66岁,小学文化。一开始对智能手机的认识不足,觉得有事能打个电话跟亲朋好友、孩子们联系联系就很好了,对于智能手机的更多支付功能、语音聊天功能缺乏认识。后来,在当医生的女儿手把手地指导之下,他的大哥才学会了微信的使用,并成功加入了家庭群,偶尔也会在群内参与聊天,只是不熟练。

马良增说,在他担任“第一书记”的村子里,有些老年人开始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但只是简单使用,微信聊天、视频聊天。而使用智能手机购物的少之又少,有几个也是在一些优惠群(大多是微信群里那种推销群)买些比较便宜的日常用品。

去年受疫情影响,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很多宅在家里的老年人跟着儿女们学会了上网、看直播,还学会了网购。很多老人在网购中体会到了网购的快乐,但也有个别老人图一时新鲜网购成瘾,几乎将自己的退休工资全部花在了网购上。

孙绪民介绍说,有一退休教师,学会网购后发现网上不仅货物齐全,还有很多东西比商场还便宜,于是就一发不可收——在网上给自己买衣服、买厨具,还给孙子们买学习用品等等。虽然他买的东西确实不贵,但是使用率却并不高,特别是一些厨房用品,很多买回来之后只用了一两次就闲置了。给自己买的衣服也多数不合适,穿几次就不能穿了。尽管如此,他还是对网购非常痴迷,对子女的劝告也置之不理。

市民丁海俊说,自己常和小区的老年朋友一起交流,大多数老年人常用的软件是微信、抖音,常用的功能是看电视剧、新闻,发个心灵鸡汤、养生知识,有时候也学习个菜谱、发个朋友圈。而使用最多的要数微信的视频聊天功能,也仅限于与孩子网聊,与老姐妹约茶等等。平时,想看个小说、看一些新闻,但是手机的字体太小比较考验老年人的花眼问题。

市民王军表示,自己的母亲最近在家人的“培训”后学会了使用抖音,感觉很新鲜,很好奇,每天都时不时地在上面看看小视频,看个菜谱什么的。王军说,他给母亲安装的是极速版抖音,听说看视频还能赚钱,母亲更感兴趣了,不过三四天了只挣到了一元话费,但老人家玩得不亦乐乎。

让老年人享受数字时代,需全社会发力

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预测,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

有媒体曾对老年人使用科技产品的习惯作了简单调查,能够熟练使用手机进行打车、导航、挂号、缴费的老年人凤毛麟角,使用手机这件事大多数时候是老年人自我摸索,或互相传授经验。

网友洋仔仔说,如果子女没有主动给自家老年人展示智能手机的优势,而且又普遍缺乏耐心给老人“科技扫盲”,那些“慢半拍”的老年人终将无法融入数字生活。

厉剑童则表示,为了让家里老年人体验数字生活的便捷,家里人都很关注老年人的手机使用现状,尤其是自己82岁的老岳父,更是成了“重点培训对象”。他老人家是退休教师,专科学历,算是那个年代的高学历了,但学习起来也有难度。他也是去年才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起因是几个外甥女利用好几个星期天的时间,手把手地教会了他。目前老人家学会了用抖音、微信,偶尔会入群了解儿女干什么,有时候也在群内说些什么,交流一下,但不很熟练。

马良增说,他驻村期间,经常要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村里很多老人遇到使用难题但子女不在家,有时候需要给他们删除堆积的短信,有时候需要帮他们设置手机功能、调整时间等等。

他说,老年人使用手机智能手机还面临着要安装网络的问题,每年的费用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小的数目,除非子女帮忙给安装网络,一般自己很少舍得安装。他呼吁,降低农村老年人网络使用成本,让更多的老人享受科技发展红利,享受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解决独居老人监护和方便女子联系的难题。

值得期待的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在各类日常生活场景中,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充分保障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困难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这个政策可谓来得真是时候。

在今年,我们又迎来了5G,这无疑将为科技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依托5G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的发展必将开始更加高效的智能生活的新篇章,如何让老年人也乘上数字时代的快车,还需要社会、社区、家庭等各方面的合力。

(全媒体记者 孙立梅 报道)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蒋经国78岁去世,死后银行账户被蒋孝勇打开,余额让人不敢置信!

蒋经国78岁去世,死后银行账户被蒋孝勇打开,余额让人不敢置信!

历史课班主任
2023-03-28 21:55:08
深圳某夜店被“捡尸”的中国女孩:天亮之前,她们曾见过地狱

深圳某夜店被“捡尸”的中国女孩:天亮之前,她们曾见过地狱

梦红房车旅行
2023-03-27 08:24:31
突然官宣喜讯!高调晒出孕照,全网祝福:这才是嫁入“豪门”!

突然官宣喜讯!高调晒出孕照,全网祝福:这才是嫁入“豪门”!

看书有道
2023-03-27 21:38:02
0-2大冷!皇马巨星被完爆,曼联大将2场4球,西班牙39年金身告破

0-2大冷!皇马巨星被完爆,曼联大将2场4球,西班牙39年金身告破

我的护球最独特
2023-03-29 05:36:40
杨子“屈尊”探望网红,手持过亿的天珠,对方拿出中八的翡翠应战

杨子“屈尊”探望网红,手持过亿的天珠,对方拿出中八的翡翠应战

裕丰娱间说
2023-03-27 23:31:59
46岁黄晓明利用李冰冰耍的这个小心机,是给前妻一记响亮“耳光”

46岁黄晓明利用李冰冰耍的这个小心机,是给前妻一记响亮“耳光”

灰脸娱乐说
2023-03-28 14:43:45
中方突然宣布出手,大批解放军前往南海,中方态度让人害怕!

中方突然宣布出手,大批解放军前往南海,中方态度让人害怕!

烽火瞭望眼
2023-03-27 04:25:02
李冰冰评论区沦陷后再被曝跟黄晓明的猛料!baby没有必要吧

李冰冰评论区沦陷后再被曝跟黄晓明的猛料!baby没有必要吧

娱乐小丸子
2023-03-28 22:27:28
杨洋终于谈恋爱了?和王楚然马尔代夫热吻,太般配了!

杨洋终于谈恋爱了?和王楚然马尔代夫热吻,太般配了!

娱乐框框框框
2023-03-28 10:38:15
背信弃义!

背信弃义!

小小龙儿观世界
2023-03-27 20:45:55
高准翼去哪儿了?球迷:如果属实怎么对得起他爹,中国足球真完了

高准翼去哪儿了?球迷:如果属实怎么对得起他爹,中国足球真完了

我就是一个说球的
2023-03-29 00:18:41
曝刘恺威忙再婚,顾不上小糯米,欲送她去北京上学,与杨幂团聚?

曝刘恺威忙再婚,顾不上小糯米,欲送她去北京上学,与杨幂团聚?

巷子娱事
2023-03-28 13:09:32
王思聪:当年说大S嫁了个假豪门,如今真的应验了,大S:输得彻底

王思聪:当年说大S嫁了个假豪门,如今真的应验了,大S:输得彻底

段子手谈娱乐
2023-03-28 16:57:15
湖南政协原主席“落马”被捕,吃饭必须女秘书作陪,一餐七万起步

湖南政协原主席“落马”被捕,吃饭必须女秘书作陪,一餐七万起步

教育玉玺
2023-03-28 17:58:16
菲律宾总统恐提前“逃亡”!境内遍布美军基地,开战就将被轰炸

菲律宾总统恐提前“逃亡”!境内遍布美军基地,开战就将被轰炸

积极的老刘
2023-03-28 20:30:51
从8场1点球,到2场3球!7500万巨星扬眉吐气,被防守型主帅耽误了

从8场1点球,到2场3球!7500万巨星扬眉吐气,被防守型主帅耽误了

球场没跑道
2023-03-28 08:13:49
一旦发生通胀,房子、黄金都不珍贵!银行行长:准备2样东西不慌

一旦发生通胀,房子、黄金都不珍贵!银行行长:准备2样东西不慌

小王同学在路上啊
2023-03-27 06:30:43
为什么大量接触女人成功率很高?

为什么大量接触女人成功率很高?

孙华贵
2023-03-29 00:00:03
马英九踏上大陆故土,国民党或正发生转变,两岸统一条件愈发成熟

马英九踏上大陆故土,国民党或正发生转变,两岸统一条件愈发成熟

袁周院长
2023-03-28 10:29:37
74年,张玉凤正式收到中央任命文件,毛主席:做我的秘书难也不难

74年,张玉凤正式收到中央任命文件,毛主席:做我的秘书难也不难

历史小书生
2023-03-28 17:54:54
2023-03-29 09:04:49

头条要闻

蔡英文今起以"过境"之名窜美 或将配合美国"毁台计划"

头条要闻

蔡英文今起以"过境"之名窜美 或将配合美国"毁台计划"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国家队100球里程碑!梅西成南美第一人

娱乐要闻

从巩俐到刘浩存,张艺谋审美降级了?

科技要闻

马云刚刚回国,阿里就彻底变天了

汽车要闻

领克09用户可升级 LYNK OS N实现全场景交互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旅游
家居
公开课

WBG锁定常规赛第四!

艺术要闻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十年:香港艺术生态圈中的一环

旅游要闻

最适合旅游的季节到了 旅游目的地推荐

家居要闻

180㎡现代风,优雅高级的灰色质感

公开课

曹德旺:大学生送外卖,只因大学混了4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