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广场能干啥?听听村民怎么说。“文化下乡在这里举行、送戏在这里演、免费电影在这里看、村里广场舞爱好者在这里活动、有培训在这里举办,广场边上的农家书屋图书可以免费借阅,吃过饭还能在这里遛弯、锻炼…用处大着呢!”济宁市金乡县高河街道韩庄村村民胡艳娟高兴地说。
对于村里的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韩庄村支部书记韩坤举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我们村紧挨着金平湖景区,在建设村服务中心和广场时既考虑了休闲娱乐服务村民也将旅游观光服务等功能进行了综合规划,如今村里以前的‘牌友’成了‘舞友’,以前的‘对头”成了‘戏友’,广场也能成为许多游客旅游观光的打卡点”。在金乡县,这样大大小小、功能多样的广场,遍布各个农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悄然改变,村风民风也逐渐改善。
每当夕阳西下,广场便会逐渐热闹起来,村民三两成群地在广场里散步锻炼、拉家常、话农事;孩子们或你追我赶,或围着健身器材玩耍,笑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妇女们伴着韵律十足的广场舞音乐节奏翩翩起舞。文化广场还可以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包括广场舞大赛、全民运动会、丰收节、端午节、春节等大型广场文化活动。节庆类型的广场文化活动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是其它形式所不能替代的。村民寻求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既当演员又是观众,呈现出一片和谐、温馨、欢快的气氛。
一个文化广场,打开一片生活天地,搭起一个精神舞台。对于村民来说,有了舞台,就有了“阵地”。这个“阵地”不是别的,正是筑建老百姓“精神乐园”所必需的“文化阵地”。村级文化广场的建设,能有效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让村民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据了解,金乡县文化和旅游局把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当作是提高村民幸福指数和满意度的大事来抓,因村施策,完善建设规划标准,制定奖补政策,着力提升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将广场建设当载体,健全服务体系,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文化惠民效果。同时优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观光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的村进行重点打造,以文化带动旅游发展,以旅游彰显文化魅力,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金乡县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储艳丽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方式,契合群众需求和互联网发展趋势,实施智慧广场建设,促进线上线下文化旅游服务的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旅游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将秉承建设一处广场、培养一支队伍、服务一方百姓、形成一处景点的总体思路,逐步将文化广场打造成集文化活动、宣传教育、体育健身、休闲娱乐、观光旅游、文旅资源宣传推介、传统文化体验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智慧文化服务平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娱乐需要,促进文化旅游与社会经济的共同繁荣发展。”储艳丽说。
通讯员:王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