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惠民县李庄镇曲张社区杨庙村,街道干净整洁,随处可见挺拔的树木,深入村庄一个六角亭连着两条长廊,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下棋、晒太阳,有说有笑,这让看到村里变化的84老人潘祖英倍感欣慰。
“五六年我结婚,嫁到杨家村,杨家村是一个户一个户的,连不成片,屋后面还都是苇子湾,后来搬到现在这个地方,大大的变化了,也有胡同了,也给我们带上亭子、长廊、老年去玩的地方,现在我们村家家户户卫生好,环境好,没事的时候聚在一块拉拉呱,很幸福”潘祖英说。

据了解,李庄镇曲张社区杨庙村共有65户276人。该村早在2013年就开始了环境综合治理,2018年进行了连片整治,截止目前,该村房前屋后全部硬化,3处公共厕所建设,木桥、六角亭、长廊安装全部完成,村庄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2019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村内28户家庭已被评为美丽庭院示范户,占据全村总户数的43%。
杨庙村是李庄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李庄镇始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突破口,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整治工作难点,做好“加减乘除”法,建设清洁村庄。

“加”压亮责,广泛宣传。为形成整治的合力,该镇成立镇、区、村三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因村施策,明确任务措施,加强压力传导。各村干部、保洁员实行包片责任制,将整治任务逐项细化分解,明确整治时限和标准,形成全覆盖、无死角的责任体系,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级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等新媒体以及乡村“大喇叭”、过街条幅、宣传栏、广告牌、宣传标语等方式,广泛宣传开展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减”少死角,强化督导。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保洁相结合,全域联动、多点开花,对各村道路两侧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村民房前屋后杂物进行集中清理,对陈年垃圾进行地毯式彻底清除,稳步提升镇村颜值。镇督查小组对各村(社区)环境整治情况每天进行督查,将督查情况及时通报并以问题清单的方式督导责任人及时整改,确保整个环境整治的成效。
“乘”数效应,互促共进。坚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其他重点工作结合,做到互推互进,放大乘数效应。与建设美丽庭院相融合,引导督促群众做好庭院卫生和个人卫生,进一步做好美化、净化和亮化;与脱贫攻坚融合,要求帮扶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帮助整理庭院卫生,清理清除房前屋后的垃圾,改善贫困群众精神面貌,提振脱贫致富信心;与乡村振兴融合,加快推进废旧危房拆除,在重要节点加快推进绿化美化。

“除”去陋习,巩固成果。坚持把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围绕破除卫生习惯、乱堆乱放等陋习,加快推进移风易俗,完善村规民约,明确群众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利用农民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阵地,营造崇德向善的乡风民风。加强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引导群众逐步转变陈规陋习,形成“自主管理、人人参与、人人维护”的良好氛围,为建设清洁乡村贡献力量。
记者 潘理溱 通讯员 李国兴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