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徒步巡查和精细化管理示范街打造工程
开展“访大众、知民意、鱼水情”主题活动
实施广告招牌整治提升工程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1年,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新起点上,开启胶州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升城市治理品质现代化水平责无旁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着力抓好城市管理主线任务,拿出“起跑冲刺”的拼劲、“进位争先”的干劲、“抓铁有痕”的狠劲、“久久为功”的韧劲、“攻坚克难”的闯劲、“善作善成”的巧劲,推进“拆违治乱”,提升城市治理品质,还城市清清爽爽的发展空间。
精品城市管理 严执法 优服务
加大户外广告整治力度。在2020年完成青岛市试点整治清单的基础上,重新对全市广告门头牌匾开展拉网式摸排,及时拆除违规和破损广告。
深化门头牌匾综合提升工程。认真总结前期全市27条门头牌匾样板街打造经验,继续对接、指导各镇街开展门头牌匾综合提升工程,计划对福州路、郑州路、广州路、泸州路、胶州路、福州南路等24条干道19个路段开展门头牌匾综合提升打造。
开展市容环境秩序规范行动。实施“春季攻势”“夏秋攻坚”“冬季决战”三大行动,对占路经营、店外经营、露天烧烤、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等违法行为实施严管重罚,坚决杜绝城市乱象。
开展城市管理示范道路创建。创新工作思路,利用三年时间打造47条示范街、96条标准街、36条规范街,以点带面推动城市品质提升,2021年将集中力量完成福州路、澳门路、北京路、扬州路、兰州路、郑州路及部分镇街主要商业街等22条示范街打造。
开展智慧化城管平台建设。做好青岛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搭建与运行,做好山东省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权力网络运行系统数据迁移与运行,在学校、医院、公园、商圈、农贸市场、主次干道等重点区域加装实时监控摄像设备,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健全全市徒步巡查机制。组织各镇街、各部门积极加入到全市徒步巡查工作中来,全面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城市交通、环境卫生、市容景观、环境保护等各条块精细化管理。
执法队伍建设 提素质 树形象
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人员素质能力。通过邀请上级业务部门专家授课,组织局内轮训,与浙江财经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开展产研交流活动,逐步解决一线执法人员知识层次较低、业务能力不精等短板。
转变工作作风,提升队伍形象风貌。开展队容风纪大检查、队列会操大比武、“访民众、知民意、鱼水情”主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
优化队伍结构,规范执法服务行为。参照公安系统和先进地区的优秀做法,将协勤纳入执法队伍建设的“大盘子”,建立配套管理体系,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建全外包队伍,提升巡查管控水平。完成青岛市在2021年年底前全面建成市容巡管、“小广告”清理和流浪犬三支服务外包队伍的要求。在已建立完成“小广告”清理和流浪犬捕捉两只外包队伍基础上,再建立150人市容巡管队伍。
土地违法整治 明责任 勇担当
加大管控力度。加大土地违法动态巡查频次和密度,在保证空港航路安全的情况下,依法依规申请开展无人机超低空巡查,消除违法“死角”。
开展“联动执法”。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与市自然资源局建立“联动执法”机制,各辖区综合执法中队和自然资源所实行共同出警、现场认定、会签办理,有效避免事后执法的被动和困难。
加大整治力度。积极对接上级土地违法整改事项及整改要求,配合市自然资源局、各镇街功能区认真查办各类土地违法案件,扎实开展土地违法问题整治和违法建设拆除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腾出优质空间。
综合执法联动 聚合力 促质效
厘清职责边界。严格落实《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区市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等工作机制的通知》要求,依据部门“三定”方案规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厘清源头监管、事中事后监管、末端执法的界限,细化明确相关工作职责。
完善综合执法联动机制。针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渣土车治理、扬尘治理、夜间施工、油烟扰民、未成年人上网、食品安全、私屠滥宰等重点问题,在落实联合会商、案件移送抄告、举报投诉信访受理等常规机制的基础上,变“联合执法”为“联动执法”,强化与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实时联动,做到证据认定与执法介入同步,真正形成形成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的强大治理合力。
来源:金胶州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