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王集村村民袁井顺家的小院,只见整个小院错落有致,井井有条。要不是房门口崭新的残疾人坡道,很难想象家里住的是一位残疾人。
“这是今年区残联刚给俺铺的坡道,自从安了坡道之后,俺现在出门方便多了,原本都不敢出门,也不愿出门。”袁井顺告诉记者。
今年42岁的袁井顺是一位肢体二级残疾人,也是王集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长期独居生活和身体残疾,袁井顺的日常生活非常不便。在河口区残联遍访残疾人家庭过程中,工作人员详细了解到其本人的无障碍需求,迅速组织施工队伍上门入户,在房门口铺设了坡道,并免费为他配发轮椅、淋浴椅等辅助器具。
“非常感谢残联,不光给俺铺了坡道,还免费发了轮椅等器具,都比以前好用多了,用着更得劲了。”袁井顺高兴地说道。
如今,原本封闭的袁井顺开始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亲身感受村里的一丝丝变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针对像袁井顺这样的残疾人,我们区残联在全区启动实施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这种残疾人坡道就是其中一个项目。”东营市河口区残联理事长姜瑞祯告诉记者,近年来河口区把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纳入脱贫攻坚重点工作,以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为目的,面向全区组织工作人员遍访残疾人家庭,逐村逐户核实需求情况,力争把无障碍改造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真正让残疾人朋友得实惠。
为保证工程质量,河口区残联还针对每名对象的不同情况精准施策,制定个性化无障碍改造方案,“一户一档”,组织专业施工队伍逐户改造安装,确保工程质量。据统计,河口区已实施房门坡化改造33户,安装闪光门铃、无障碍扶手13户,佩戴防走失手环16部,发放智能洗衣机、智能电饭煲、智能电压力锅140台,配送康复床、轮椅、淋浴椅、坐便器等辅助器具312件。
通过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面解决了残疾人洗衣、做饭、如厕、出行等日常活动问题,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不断增强残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河口区残联理事长姜瑞祯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实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全覆盖’基础上,试点更为智能化的改造方案,探索为残疾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