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1月7日讯 从1月6日开始,寒潮天气席卷山东,淄博市沂源县山区更是刷新了历史同期最低气温的纪录。在西里镇,7日最低气温只有-18.3℃。面对极寒天气,各种植户们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做好防寒工作。
在西里镇薛家峪村的半山腰,郝振玉建起了两座无土栽培草莓大棚。在得知寒潮天气将至的消息后,郝振玉和爱人从1月5日就开始为防寒工作忙活上了:加厚棚外防寒被,密封大棚通道和通风口,架设夜照灯,增设液化取暖炉,全面做好大棚防寒潮工作。
液化取暖炉为大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热量,确保草莓生长。
棚内温暖如春,草莓长势喜人。
棚内温暖如春,草莓长势喜人。
7日,尽管棚外寒风呼啸、天寒地冻,郝振玉的草莓大棚里却是暖洋洋的。液化取暖炉滋滋冒着火焰,不断将热量散发到棚内,以保证棚温平衡;一排排栽植槽排列整齐,托起一丛丛绿色,结出的草莓个头不小,很多已经快熟了。
2020年,郝振玉放弃了一份铁饭碗的高薪工作,毅然返回家乡创业,在薛家峪村半山腰投资30万元建起了两座高标椎的有机无土栽培草莓大棚,利用科学技术,按照有机、健康标准进行栽培,种植出来的草莓销路很好。
“无土栽培方式,草莓和土壤是隔离的,草莓栽在槽里,避免了土传病害。而且,不使用农药,用的是有机肥料。”郝振玉告诉记者。
据郝振玉介绍,与有土栽培相比,无土栽培的成本要高不少,每亩相差3万~5万元。他说,多出的这部分费用,主要花在了栽植槽、栽培基质、架子等地方。“无土栽培的草莓是有机、无公害的,用的肥料和地栽草莓不一样。你看这些草莓,亮度大,红的很均匀,价格比土栽的要提高两成。”郝振玉说。
那什么是无土栽培呢?郝振玉表示,就是草莓不和土壤接触,而是种在栽植槽里的基质中,这种基质是把椰子皮等打碎成糠后用水洗净得来的。
记者注意到,基质中还有一些白色的小颗粒。郝振玉告诉记者,这是珍珠岩,“吸水性强,浇水时吸水,缺水时释放水分,能保持椰糠基质的湿润,让草莓始终有水喝,保证草莓的品质。”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