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5日,大众日报整版推出报告文学《一个人的桃花岛》,引发关注。文章重点写了省政协常委、北京东方君公益基金会会长董方军在打造沂河源田园综合体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在艺术活化乡村中的不倦探索。回顾采写过程,札记如下。
一
金庸笔下的桃花岛,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现实中有吗?著名作家刘玉堂说,有。他写出了《龙子峪的传说与真实故事》,开头是:“北京有海吗?有的,比方中南海。沂蒙山有岛吗?有的,比方桃花岛。”
桃花岛“岛主”是谁?刘先生说,叫董方军。我一直想陪刘先生去桃花岛上看,但总拖拉。文化学者,桃花岛文学馆、艺术馆、博物馆群总策划张期鹏先生也多次提出一起到桃花岛。他反复催我,干啥事都不能等。
谁也没想到,刘先生2019年5月28日晚间突然去世。
我第一次到桃花岛,是2019年9月21日下午,刘玉堂文学馆馆长亓风珍教授驾车,拉着宋遂良教授和我。晚上文友们在桃花岛龙子湖畔相聚,追思刘玉堂先生。谈到动情处亓风珍教授潸然泪下。
董方军说了好多桃花岛的建设规划,但那天他说的,给我的印象是有点空。能行吗?我保持怀疑态度。次日刘玉堂文学馆开馆,阳光明媚。下午还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
打量着桃花岛上的一株株桃树,猜想,这里埋藏着多少故事?
二
我和董方军都是省政协委员,他还是省政协常委。2020年1月,在山东省政协会上,我跟董方军联系了一次,他再次邀请我去桃花岛。没想到疫情突然爆发。我写聚焦民营企业家献爱心的报告文学《逆风而上的春潮》时,得到董方军向湖北捐献沂源红苹果的信息,赶紧联系,就有了下面的记录:
“战‘疫’正酣,从沂蒙老区走出去的沂河源田园综合体发起人董方军,组织捐款150多万元。2月17日,他与沂源企业家陈长运挑选了20000公斤“沂源红”苹果,日夜兼程送往湖北山东医疗队员所在地,让战斗在抗疫一线的英雄儿女,吃上家乡苹果。
“我跟董方军在省政协会上相识,作为省政协常委的他快言快语,是一个豪爽的山东汉子,他对我说:‘果友们得知我们驰援湖北给抗疫一线,以最低价挑最大最甜的苹果卖给我们。’
“这是沂蒙山与大别山的一次山之约,树树皆春色,山山唯朝霞;这是一次黄河大合唱与长江之歌的水之和鸣,黄河长江,两条龙,用最硬的麟披甲……”
一个月后,我也奔赴湖北黄冈前线采访,跟援鄂医疗队员们一起吃到了董方军他们捐赠的沂源红苹果。那一刻,我的心飞到了桃花岛。
三
2020年8月1日,李心田文学馆在山东沂源建成开馆。董方军和张期鹏再次分别邀请我到桃花岛参加开馆仪式,但是我因为有一个重要采访任务没能参加。
后来几次都没成行。
董方军搞艺术活化乡村,已经引起社会关注。很想2020年10月底再访桃花岛。不巧的是,董方军去香港参加会议,回到内地又隔离15天。一拖又是一月。
2020年11月25日,在济南,我采访董方军近两个小时,他告诉我一个消息:“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要落户桃花岛了。”真的吗?这可是个大新闻。
2020年12月6日上午,山东鼎佳传媒鲍立斌先生陪我赶到桃花岛,见证了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的揭牌仪式。看到了动人的一幕:董方军哽咽了。也就有了《一个人的桃花岛》的开头。
在福建厦门出差的大众日报淄博记者站站长马景阳提前结束行程赶回来,我们一起采访。实地考察了鲁砚馆、安德鲁工作室、艺研柒号艺术馆、日本宫岛达男“时间之光”艺术馆、法国保罗·安德鲁艺术馆、日本设计大师盐田千春设计的乡村记忆馆、“刁大师”设计的树屋、刘玉堂文学馆、李心田文学馆……特别是,我们在安德鲁工作室里,看到安德鲁为桃花岛沂河源国际艺术集聚区进行的精心的规划和布局,他设计的标志性建筑“墨”和“观天台”以及“沉思之路”,是一生中唯一也是最后在乡村中国设计的伟大艺术品,感到非常震撼。
在龙子峪村,我们采访了老中青几代村民,请他们谈谈对董方军的印象,对活化乡村的感受,包括桃花岛建设给他们带来的收益等等。我们还采访了沂源县财政局干部、龙子峪村第一书记王学成等。
大众报业集团主要领导很关注这篇报告文学的写作,及时提醒我们说,文章一定要紧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准时代脉搏。我们逐字逐句对《建议》做了研读,还学习了大量的权威解读文章。
四
2020年12月10日,我们再次来到沂源,这次重点采访了刘家坡村的的艺术活化情况和董方军招商引进的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安置到公司里的贫困户代表,电话采访了刘家坡村村支书刘爱菊。
龙子峪村书记、董方军的二哥董方利,是个有故事的人,我们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还采访了鲁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可成,董方军的侄子、远房姑姑、邻居等。
采访了一大堆素材,但是总感觉不行。我们又采访了张期鹏先生,亓风珍教授,请他们详谈了刘玉堂文学馆和李心田文学馆从策划到开馆的若干鲜为人知的细节。
2020年12月13日,我们在济南采访了山财大文化产业研究院的张凌云教授,时间长达5个小时,请她谈了主持活化刘家坡村的有关情况。张凌云特别提到董方军在人才选用和培养方面的过人之处。董方军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更好的平台,让每一个有志向的人能够充分发挥才能,并能够为他们提供更高层面的熏陶和培养。安腾忠雄在成名之前是一名拳击手,从不是建筑专业出身的他在日本直岛乡村振兴过程中成长为当今世界最有名的建筑师之一,董方军在人才启用和培养方面立志于此,在工作过程中,不惜一切代价给桃花岛的队伍提供最好的高端交流和学习机会,他是最好的伯乐。
我们还采访了省驻沂源的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刘玉栋先生。
五
记得大众日报老前辈赵鹤翔先生在谈到关于报告文学创作时,曾反复叮咛:把灯挑亮,让血肉鲜活灵动。报告文学不是工作总结的拼接,不带广告味。不拐弯就抒发感情的文字不是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文学,不是干瘪的没有生命体征的黑压压的一页页死文字。报告文学应该是有趣的,可读的,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
刚刚故去的报告文学家黄宗英说:“如果把笔者的感情比做一团带电的云,能击撞出雷电的,就意料不到的落在了我的稿纸上。不是我选题材,是题材撞上了我。” “报告文学不能等同于英雄榜、劳模榜。……我不纯客观地去描写人物、报告事件,而是与我描写的人物同甘苦、共命运去迎艰涉险,痛醉黄龙。”
要做到这一切,必须到现场,必须接地气。也就是要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通过采访董方军,通过接触桃花岛,我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逄春阶 策划 马玉峰 报道)
点击查看:报告文学《一个人的桃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