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安吉县余村,矿山、水泥厂遍布,破坏了山体、污染了水和空气,甚至还会发生矿山事故。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余村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依托“竹海”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白茶等产业,开起了民宿、农家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很快,余村人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靠着绿水青山,余村人也实现了金山银山。
曾经的兰陵县蔡村,坐落在群山之中,村里山多田薄,光穷不说,没有一条通往外面的大路,村里光嫁姑娘娶不来媳妇,人都往山外走。
常年只能在外打工的蔡村人李磊,在安吉县亲眼看到了当地如何用“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眼见的一切都让他感觉新鲜,同时一种巨大的落差强烈地刺激着他。
“要是能把这里山上长的,种到俺们老家的山上,行不?”这些想法,一直在李磊脑子里打转。
让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谈何容易!在省派驻村第一书记贾瑞君的帮助下,村里不仅有了第一条水泥生产路,而且村东近200亩的荒山也变了模样,土地平整,成垄成畦。
村里的变化,让李磊坚定了“把‘绿水青山’带回家”的信念。三年前,李磊回到家里,在村头的荒山上,一棵一颗种下枣树。
如今,枣树绿了荒山,拉枣的车子凌晨三点就在路上排起了队,今年已经有40万元左右的收入。
就这样,7年前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萌发的一个念头,竟真的在故乡的荒山上扎下了根。从安吉县余村到兰陵县蔡村,一场跨越山水的绿色接力正在进行。
兰陵县蔡村的“荒山秃岭”,如何慢慢变成“绿水青山”,点此阅读《“我把‘绿水青山’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