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系统谋篇全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吹响了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冲锋号。东营区将锚定新目标,扛牢新担当,把全会精神融入‘十四五’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融入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区的具体实践,以实干的品质、实干的本领、实干的作风、实干的精神,争做抓落实的实干者,争当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排头兵。”近日,东营区委书记成秋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发展为要,项目为王。成秋林说,东营区将把项目建设作为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区的“牛鼻子”,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以大项目支撑大发展。围绕省“十强产业”、市“1499”工作体系,系统谋划新旧动能转换、城市及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社会建设等“五张项目清单”,建立动态项目库,实现项目滚动接续。健全完善“挂图作战+领导包靠+平台考核+智慧监管+观摩比看”等工作推进机制,集中抓好明年总投资870.43亿元的219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十四五”高点起步、强势开局。抓牢“双招双引”头号工程,发挥“2+20+3+N”专业团队积极作用,精准定位产业图谱,统筹推进“八大招商”,在引进头部企业、人才团队、科研院所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产业是立区之本、强区之要。成秋林介绍,东营区将加快构建创新、人才、资本、会展、电商等五大平台,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资本化等“五化转型”,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东营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启动东营科教园区起步区建设,提升油城创新走廊“双创”承载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深化“优势产业+人工智能”攻坚行动,加大对关键材料、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招引和技改力度,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集中突破海工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支持威飞与中海油共建海洋装备产业园和国家级海洋水下实验室,天东制药与华润双鹤共建抗凝药物研发生产基地,推动海科高端树脂新材料产业园、神驰新智汇材料产业园建设。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建设石油装备工业互联网,引导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深化油地校融合,争取油田科研院所整建制搬迁,建立油校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机制,加快产业共育、科技共享、人才共用。规划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中心城综合物流园,做强易瑞、瑞机、龙工场等跨境电商平台,加快构建基金、上市、担保、保险等相协同的金融生态,为产业转型提供强力要素保障。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成秋林告诉记者,东营区将下好规划引领这个“先手棋”,推动城市精明增长、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在现代化湿地城市建设中展现新作为。建设旅游城市,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吃住行、游购娱、医康养”要素供给,重点培育石油科技馆、3万亩“耿井湿地”、广利河5A级景区、新城吾悦文旅综合体等核心吸引物,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建设“完整社区”,系统集成养老、托幼、“小饭桌”、就医、购物、休闲等功能,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实施有机更新,推进胜利石油管理局机关、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等片区拆迁开发,改一片成一片。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庐山路、西四路等骨干道路贯通和整治提升,持续推进水系贯通、管网改造、积水点改造、雨污分流等无内涝城市工程。突破楼宇经济,对279万平方米商务楼宇进行精准招商,实现“一楼宇一产业、一楼宇一园区”。
“东营区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之间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三农’发展不充分。”成秋林告诉记者,东营区将保持历史耐心、深化城乡融合,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统领,以牛庄——史口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辐射,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基层治理等方面更高水平一体化,努力交出省部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区、首批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