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蹲点深一度|寒潮来袭,山东这地的农村如何屋里暖窗外蓝

0
分享至

20201228003742-14630368 (来源:鲁中晨报)

过完冬至,小寒、大寒接踵而至,北方逐渐迎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伴随着一条接着一条的寒潮预警,城市的市民都在家中享受着集中供暖带来的温暖,与此同时,在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今天,我省广大的农村怎么办?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今年年底前,济南、淄博、济宁等7个通道城市将实现平原地区散煤基本清零。记者通过走访青岛市的多个县区农村,看到“气代煤”、“电代煤”、生物质等清洁取暖替代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鳌角石村,经过去年冬天的摸索,如今87岁的李云智已经可以很熟练地操作家中那台意大利品牌的取暖设备。在鳌角石村,已有超过90%的农户,像李云智一样拆掉了柴火灶台、扔掉了小煤炉子,改为使用天然气采暖、做饭。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新下庄村68岁的杨宝龙家里,用上了和李云智家不同的设备。几个月前政府推广“电代煤”,杨宝龙和儿子一商量,很快就报名安装了一台2匹的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用了快一个月,杨宝龙称赞“这东西好用”:插上电源,拿来遥控器,设置好温度,不一会儿客厅就热乎了,再等一会儿,卧室和厨房也热乎了,操作起来比电视还简单。

截至目前,青岛市已超额完成省今年下达的农村清洁取暖改造目标。2018年至今,青岛已累计有近20万户农村居民完成了清洁取暖改造,告别了冬天买煤、生火、倒烟、呛鼻的日子,实现了寒冷时节“无煤”也温暖。

要做到农村清洁取暖100%全覆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记者采访了解到,经济性仍是影响农村居民取暖方式的关键性因素。这一问题解决不好,不少农户便不敢放心、大胆使用新取暖方式。他们会选择尽量少用或分时段使用,以保持与原先用煤取暖水平相当的支出,但这样的取暖效果显然只能差强人意。长此以往,“返煤”情况就有可能出现。

据李云智老人介绍,过去家里烧煤取暖,一个冬天准备1500元左右的煤炭就够了。去年冬天第一次使用天然气取暖,一个取暖季下来燃气费是3000多元,比以前高出了整整一倍。

按照青岛市现行政策,对于“气代煤”,市级财政对燃气表以内管线改造费用和取暖用燃气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按照1200元/户的标准一次性奖补区(市);对于“电代煤”热泵类采暖设备购置、安装及电表以内管线改造费用,市级财政按照2000元/户的标准一次性奖补区(市);对于参与清洁取暖工程并进行节能保暖改造的,市级财政按照2000元/户的标准一次性奖补区(市)。此外,各区县也还有相应配套资金和相关政策。

日常使用上,青岛市崂山区对“气代煤”用户按照采暖期用气1.67元/立方米的标准补贴,每户最高补贴气量1200立方米,最高补贴2000元;“电代煤”采暖用户按照采暖期用电每千瓦时0.334元的标准补贴用户,每户每年最高补贴电量6000千瓦时,最高补贴2000元。

在政策补贴的推动下,清洁取暖改造的初装和运行成本降低,成为更多农户眼中“划得来”的事儿。

推进农村清洁取暖,无疑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要想把这件好事办好,需要讲究方法。不能使用强制手段,那工作怎么干?除了大力度补贴吸引、大范围宣传动员,记者发现,“党建引领、党员带头”是青岛推进农村清洁取暖改造的一大“法宝”。

记者蹲点调查还发现当地农村清洁取暖有哪些好的做法?还存在哪些问题?点击查看《农村清洁取暖:要温度要“气质”还要“合算”》

新闻链接>>

这样的好政策,啥时候能轮得到我家?

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处长王强介绍,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今年年底前,济南、淄博、济宁等7个通道城市将实现平原地区散煤基本清零,全省农村地区将有超过500万户实现清洁取暖。此外,9个非通道城市将主要按照国家清洁取暖规划进行推进,到2021年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达40%以上。

山东如何推进农村清洁取暖?请看

《山东农村超500万户实现清洁取暖》

另据大众日报客户端此前报道,山东各部门出台一系列文件支持清洁取暖,并力争在“十四五”(2021-2025)期间,全省清洁取暖率达80%以上、农村地区平均清洁取暖率达75%左右。

查看大众日报客户端此前报道《到2025年,山东8成以上供暖要用清洁能源!》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芝杰 鞠杰 肖芳 报道)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自爆2亿当副手被告发!台检方:请柯文哲勇于协查

自爆2亿当副手被告发!台检方:请柯文哲勇于协查

金瓯一统
2023-11-29 17:46:50
一位网友晒出自己的天价菜单,几个人消费了别人一年都挣不到的钱

一位网友晒出自己的天价菜单,几个人消费了别人一年都挣不到的钱

观察宇宙
2023-11-29 11:12:08
一觉醒来,华为让奥迪“天塌了”!

一觉醒来,华为让奥迪“天塌了”!

看懂帝国
2023-11-28 16:23:26
婆家15口人过中秋,给我100元让准备两桌菜,我直接买十二份米线

婆家15口人过中秋,给我100元让准备两桌菜,我直接买十二份米线

奇葩的office
2023-11-29 16:29:51
同济博士应聘深圳教师,连简历关都没过,网友:第一学历成色太低

同济博士应聘深圳教师,连简历关都没过,网友:第一学历成色太低

多才多艺青少年教育
2023-11-29 20:10:46
刘嘉玲崩溃!当初被绑架的真相曝光!终于明白她17年无儿无女原因

刘嘉玲崩溃!当初被绑架的真相曝光!终于明白她17年无儿无女原因

鑫鑫八卦娱乐
2023-11-02 00:03:12
中国40万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研究工作,月收入只有4000多块?

中国40万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研究工作,月收入只有4000多块?

承颐历史说
2023-11-06 08:55:52
拥抱中美共同大放水的时代

拥抱中美共同大放水的时代

北上广财经视角
2023-11-30 11:09:18
亚足联或追罚7人!浙江武里南爆发冲突,1位教练被“裸绞”

亚足联或追罚7人!浙江武里南爆发冲突,1位教练被“裸绞”

爱中超也爱篮球
2023-11-30 01:13:42
詹俊:奥纳纳实在太拉跨,本赛季曼联领先时共失8分他负主要责任

詹俊:奥纳纳实在太拉跨,本赛季曼联领先时共失8分他负主要责任

直播吧
2023-11-30 05:08:06
网友发现佘诗曼拍戏时的美甲15年来没变过?本尊发文回应

网友发现佘诗曼拍戏时的美甲15年来没变过?本尊发文回应

颜值即是正义
2023-11-30 12:56:26
看到温碧霞和她老公的合照,我整个人都不淡定了,我觉得心都碎了

看到温碧霞和她老公的合照,我整个人都不淡定了,我觉得心都碎了

正经说个事儿
2023-11-15 10:54:14
韩国为何挖掘志愿军遗骨?遗骨又是如何找到的?

韩国为何挖掘志愿军遗骨?遗骨又是如何找到的?

申铃
2023-11-25 08:00:55
香港知名男星自曝患病,需频繁入院接受治疗,满头白发出镜显沧桑

香港知名男星自曝患病,需频繁入院接受治疗,满头白发出镜显沧桑

港剧剧透社
2023-11-27 20:29:08
蓝球全包票单挑66倍,冲击1122注大奖,双色球第23138期晒票汇总

蓝球全包票单挑66倍,冲击1122注大奖,双色球第23138期晒票汇总

百中全预测
2023-11-30 14:52:23
为什么女人必须穿内裤,但男人却可以不穿?

为什么女人必须穿内裤,但男人却可以不穿?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2023-11-29 16:09:09
业主不交物业费被告,反问物业:电梯广告费为何不分给业主?

业主不交物业费被告,反问物业:电梯广告费为何不分给业主?

创作者_O2H1
2023-11-30 07:10:18
最大不超过15米深度的航道,彻底废掉了20万吨级新航母

最大不超过15米深度的航道,彻底废掉了20万吨级新航母

IT科技商集
2023-11-19 00:57:37
王思聪一万八的发型五千的卫衣会见领导,我差点被网友评论区笑死

王思聪一万八的发型五千的卫衣会见领导,我差点被网友评论区笑死

数字经济圈
2023-11-30 11:52:58
北大教授火化后,儿子用塑料袋装走骨灰,殡葬馆:你这是不孝

北大教授火化后,儿子用塑料袋装走骨灰,殡葬馆:你这是不孝

奇闻趣史录
2023-11-22 20:10:03
2023-11-30 16:52:49

头条要闻

国防部回应"福建舰是否有好消息宣布"

头条要闻

国防部回应"福建舰是否有好消息宣布"

财经要闻

倒计时1个月,留给万达上市的时间不多了

体育要闻

梅德韦杰娃:银牌是遗憾也是礼物

娱乐要闻

15分钟赚5亿??娱乐圈时薪被刷新…

科技要闻

奥特曼:被开除后第二天董事会竟让我回来,我开始觉得这是挑衅

汽车要闻

比亚迪宋L将12月15日上市 预售22万-28万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时尚
手机
房产

艺术要闻

繁花——金宇澄绘画展登陆上海 200余幅原作演绎梦幻宇宙

家居要闻

万象有趣,打造恣意张扬的审美空间

纠缠这么久,他俩真的要离婚吗?

手机要闻

史上最大iPhone要来了!iPhone 16 Pro Max将配备6.9英寸屏幕

房产要闻

35.4亿!北京建工底价摘得昌平沙河0001等地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