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里镇北单村的贫困户杨秀花,1965年出生,因病造成残疾,让这个不容易的家庭更雪上加霜的是,她丈夫于2007年因病逝世,只留下杨秀花和十几岁的女儿两人一起生活。由于生活困难,2013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自从2013年被认定为贫困户后,杨秀花不甘心自己的遭遇,决心用辛勤和汗水改变命运。一名残疾的中年农民,靠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精神,在党和政府的政策与帮扶干部的关怀和支持下,积极向上,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做起了油条、豆浆等营生的小生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杨秀花深知要摘下贫困户的帽子,就一定要吃苦耐劳,付出数倍于常人的努力和汗水,经营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小生意。她每天凌晨3点起床,要做3小时准备工作,然后骑着自己的三轮车到集上卖,还要回家做饭和做家务,忙完之后又要准备好第二天的原材料。
杨秀花说:“我时常教育女儿,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才有希望自力更生。”通过这几年的艰苦创业,杨秀花成功脱贫,但她还是坚持每天劳作。“虽然辛苦,但每天都有着几十元的收入,我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扶贫先治懒,扶贫先扶志”,这句话在杨秀花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当下已进入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希望贫困群众像杨秀花一样积极行动起来,树立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荣辱观,克服“等、靠、要”的不良心态,苦干实干,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发挥自身能动性,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