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这几年汉服文化越来越火,在山东曹县,有一对投身汉服产业的“夫妻档”,他们大学毕业后选择返乡创业。归乡“筑巢”的一批批青年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让“中国风”吹进千家万户。今年疫情期间,当地汉服产业受到影响。但是,随着减税降费、银税互动等一项项精准助力政策措施的落地,陷入困境的创业者们如沐春风。
2018年,胡春青返乡创业,这对博士夫妻因此被推到风口浪尖。以农村传统观念,一个农民家庭能培养出博士,还能在大城市安家,这可是莫大的荣耀。胡春青却选择“逆行”,回农村做电商,村里哪个人能接受得了?自从大集的服装加工厂与互联网牵手成功,全镇动辄上亿的销售额让追求美好生活的方式悄然改变。过去农村人要想过好日子,普遍选择进城打工;而现在,美好生活近在家门口。互联网赋予了乡村太多的可能性,胡春青看似逆行,实则走上了一条快车道。他回来后,夫妻两人买下了第一家天猫店,当年销售额就达到了500万元。对于曾经挣几千块工资的两人来说,这个神话般的数字背后,既有学历带来的知识加成,又有与学历无关的个人智慧。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聚集性活动纷纷取消,整个曹县大集镇的演出服产业一下子滑入低谷。疫情的影响从年初一直持续到年中,孟晓霞和胡春青看着积压的库存,不禁回忆起往年六一儿童节的发货忙。然而,面对这次打击,演出服销路受阻,曹县县委县政府便把重点放在了初露雏形的汉服产业上,通过梁县长穿汉服直播带货、政府优惠政策的推出,鲁西南首家汉服体验馆落户曹县......一时间,生意下滑的曹县服装电商看到了希望,纷纷向汉服转型。做过美术老师的孟晓霞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始学习中国传统花纹画法,设计原创汉服。目前,夫妻两人接下的订单带动了附近十几家工厂,为四五百人提供了工作机会。疫情期间订单萎缩,夫妻两人还主动接下防护服订单,虽然利润微博,但至少让加工厂不停工,让工人们有工资可赚。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