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淄川公交站57路(淄川公交站-大岭)集约化公交车开通。
提到57路公交车,家在淄川区大岭、泉头等村落的居民们还对其有着较为深厚的感情。这些村落大都毗邻淄川区昆仑镇,居民人数较多且老年人口占比高,这趟由昆仑至泉头的公交车,招手即停,曾在一定时期内为居民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但随着集约化改造的推进,个体户逐渐退出运营市场,该路公交车也随之停运,附近居民出行不便再次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为缓解出行压力,给乘客提供一个更加方便、快捷、温馨的出行方式,淄川公交公司几经调研,最终于12月22日让集约化改造后的57路(淄川公交站-大岭)公交车重回工作岗位。
此次开通的57路公交车始发车为早上6:00,末班车为下午17:00,全程1小时左右,平均30-40分钟一班。为使公交车能在最大程度上惠及更多群体,合理利用公交资源,填补庆淄路公交线路空白,57路在原路线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延伸。延伸后将由淄川公交站发车,途径通乾广场、香港路口、慕王、电厂、聊斋酒厂、白庙、运管所、贾官、七里新村西、七里新村、七里、苏王、电磁场、洄村、瓷场南门、昆仑、聂村、奎四新村、奎四、奎三、奎二、奎一,到达终点站大岭。
“目前沿线临时无健全站牌,部分路段可能需要借其他线路站牌停靠,无站牌的站点暂时继续执行‘招手即停’模式,待沿途站点、站牌完善好后将开始实行按站停车的规范化运营模式。同时,由于没有规范站点站牌,无法进行踩点定标,临时无法使用电子收费,需要乘客自备零钱。”淄川运管所副所长黄万春介绍说。
线路有终点,服务无止境。未来,淄川公交将持续以“绣花针”的功夫,在淄川公交集约化改造的进程中做好精细化管理,让“行路难”变为“行难路”,为解决打通城乡往来“最后一公里”难题贡献力量。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亚军 通讯员 高荣长 乔筠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