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大项目,本质上是构建实体经济最亟需的“基础设施”,并积蓄城市经济的动能。2020年,淄博逐渐临近跨越的关口,而动能也已然在低调释放。
12月4日,《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2020》,公布了“2020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含副省级城市)”城市名单,淄博排名第56位。
全国百强,淄博上榜,意外又振奋。
淄博是一个城市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地方。如今,这座老牌工业城市正在转型阵痛中醒来,释放新的能量,实现新的跨越。
静悄悄的跨越
回望过去一年,淄博早已脱离了旧有框架,坚定地走自己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变化,越来越体现在数据和事实之中。
今年9月8日,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MMA项目一期工程投料投产,这意味着齐翔腾达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实现了成功开局。
MMA又称甲基丙烯酸甲酯,可用于生产有机玻璃、高档油漆等,作为PMMA的原料,以其透明性、硬度和外观等特性,有“塑料女王”之称,市场空间广阔。
2018年,齐翔腾达MMA新材料项目在儒商大会上正式签约,2019年列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工程,2020年入选国家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发展项目。
2019年6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正当装置进入紧张安装阶段之际,新冠疫情突然袭来,为了不耽误项目建设,淄博从临淄区和周边区县组织施工力量一千多人,工资日结日清,定时足额支付,昼夜赶工连轴转,确保了现场没停一天工、建设速度超预期。
经过2500多名建设者,450多个日夜的苦干、实干、巧干、拼命干,用15个月完成了两年工程量,确保装置按计划投料。
齐翔腾达MMA新材料项目建设的淄博速度,是淄博工业经济发展的缩影。
因为有着淄博企业、淄博人的拼搏奋进,淄博经济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10月26日,在淄博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开,9月份,淄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列全省第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淄博上下齐心,抓复工复产,稳生产基础,推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于2月底前全面复产,居全省前列;加强调度督促,一月一通报,引导区县将工作重心向工业发展再倾斜、再集中;抓好320项市重点技改项目,推动齐翔腾达MMA、一诺威特种聚醚等33个大项目抢工期、早投产,下半年可贡献产值80亿元。
1-9月,全市“四强”产业占比达47%,较年初提高4.6个百分点,增加值同比增长11.74%,高于全市11.34个百分点,瞪羚及瞪羚培育企业分别达68家、49家,成为拉动工业回升的强力引擎。
四张“产业名片”带来新希望
优势产业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是一种现代产业经济的“基础设施”。一个大企业可以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催生一个巨型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将成长出大量有着无限可能的中小企业。
10月18日,淄博首届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展示的智能装备区,记者看到了一个掌握独门绝技的机器人。
“操作者只要拖拽机械手臂,动作就可以被自动记录为相应程序,使应用变得越来越简单。” 法奥(淄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巩相峰介绍。
研发这项技术的团队位于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园,但它的总部却在淄博高新区。2018年底,作为山东重点打造的智能装备制造项目,法奥公司正式落户淄博。
“淄博作为传统工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尤其是精密加工制造等传统产业密集,这给我们提供了全产业链的用武之地。”巩相峰说。
如何放大优势,做强淄博特色传统产业?淄博市提出了“产业组织”理念,要求“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集约打造园区,逐步完善丰富产业链条直至形成产业集群。
与智能装备一样,同为淄博“四强”产业的新材料、新医药和电子信息是推动淄博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淄博市实施“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力争到2025年,“四强”产业占比达到50%左右,打造形成“一个标杆城市、四张产业名片”。
淄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克海说,针对做强做大优势企业,淄博市还组织实施了“旗舰”“雏鹰”培育工程,优选100家领航企业、200家潜力企业,瞄准行业标杆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对企业进行逐个分析会诊,重点从产品结构、市场营销、金融资本、科技创新等方面找出瓶颈、提出对策,一企一策加力扶持。
今年,淄博市全力实施产业赋能行动,力争经过3年-5年努力,使80%的优势产品技术、装备和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组织实施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和分行业行动计划,力争到2021年,“四强”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44%左右,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12家以上,省级以上瞪羚企业、隐形冠军、单项冠军超过160家。
借力百年工业抢滩新经济
传统产业可以“老树开新花”固然可喜,但淄博城市经济真正的跨越,是借力百年工业基础,实现新经济的崛起。
11月18日,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5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生产线一期工程投产,这标志着我国氢能核心材料质子交换膜在技术和装置生产规模上全球领先。
此次历经16年艰苦卓绝的科研攻关,并与奔驰、福特实用性技术合作,东岳成为能够为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质子交换膜的企业之一,这在全球只有两家。
氢能浪潮扑面而来,具有百年工业基础的淄博,有价格低廉的海量氢源,有丰富广泛的用场景,有配套完备的产业生态。淄博正在利用这些优势,聚力打造氢能生产应用标杆城市。
的确,淄博这一棵具有百年工业基础的“老树”,正借助新材料萌发出“新芽”,凝聚成新的动力。
其实,早在10月18日,淄博新经济发展大会上,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入选了淄博首批独角兽企业名单。
同样在淄博新经济发展大会上,淄博高新区发布了《淄博高新区独角兽生态岛发展愿景独角兽生态岛发展愿景》并举行了淄博独角兽生态岛揭牌仪式。由此,淄博高新区将以国际视野、前沿站位、企业优先的理念,高水准打造独角兽生态岛,开启拥抱新经济的新征途。同时,淄博高新区能链物流供应链总部、能链快电总部及能链综合能源港等22个项目签约。
于此同时,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新经济 新物种 中国“哪吒企业”研究报告(2020)》全球首发;《淄博市2020年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淄博国家高新区独角兽生态岛发展愿景》重磅推出;稷下经济发展研究院隆重揭牌,能链集团、水滴集团等25家企业携手淄博开启合作发展新征程,83个企业、单位和个人荣膺首批淄博城市发展合伙人;淄博市支持新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和建设多彩活力的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25条政策措施》一并发布实施。
所有这些,都是淄博抢滩新经济、拥抱新经济、进军新经济的郑重宣言。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