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12月23日讯 通过政策引领、品牌效应、搭建平台、数字赋能,淄川区给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装上了“四轮驱动”。
“首先是政策引领,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发展。”今天,淄川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出台《关于支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产业振兴的十条政策》,推动了富硒、生态畜牧业等产业提档升级。全区富硒农产品总产值达到6.8亿元,获评中国富硒蔬菜生产基地、中国富硒农产品示范基地称号;新希望六和年出栏15万头生猪一体化聚落项目落户,现已开工建设,目前全区生猪存栏7万头、家禽存栏110万只、中药材近6000亩、食用菌1300吨、设施蔬菜800多亩等。
淄川区俊岭农业田源综合体内的无土栽培。
其次,通过品牌效应,擦亮淄川农产品美誉度。把农产品依靠数量规模扩张的传统模式引向打造品牌营销模式转变,统一“淄川富硒”区域品牌标识,重点打造“七河花菇、蓼坞小米、淄博池梨、张庄香椿、罗村软籽石榴”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全区“三品一标”保有量达到187个,位列省市前列。加大品牌推介力度,目前七河生物已顺利进入盒马鲜生供应链,软籽石榴、张庄香椿正与盒马鲜生、京东洽谈,争取更多的农产品走出去,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农业提质增效。
“第三,我们通过搭建平台,推进园区集约集群发展。”上述负责人介绍,淄川区按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为目标,整合投入,围绕优势产业,不断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形成了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凤凰山省级田园综合体为龙头,七河花菇、久润富硒等六大园区集聚格局,近五年来累计吸引工商资本45亿元,建成现代农业园区40余家,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87家。
技术人员正在研究无土栽培技术。
“同时,我们通过数字赋能,打造数字农业农村先行区。”上述负责人表示,淄川区积极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智能化园区、数字化智能化农业基地等示范建设。7月份全球第一座“七河香菇智慧智能化菌棒工厂”建成投产,项目总投资2亿元,实现全自动化生产,被认定为市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辐射带动峻岭、黛青山、百果园等一批数字园区建设,为全区数字“三农”管理平台建设奠定基础。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波 通讯员 杨道迎 祝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