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东营市委六届九次全体会议的召开,为我市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新图景,奏响了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全会精神在全市上下持续引发热烈反响。
号角已经吹响。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认真领会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好、制定好下步发展工作,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主动作为,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紧盯短板差距,不骄不躁,全力补短,乘势而上,向着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目标阔步前进。
近年来,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管理中心围绕东营市发展战略,围绕黄河三角洲区域可持续发展重大领域,广泛联系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组织开展重大技术、经济、社会等课题研究,集聚了一批创新资源,实施了一批创新示范项目。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管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常淮诚介绍:“下一步,我们将紧抓‘十四五’规划和2035愿景规划机遇,紧抓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进一步发挥联系人才、联系大学科研院所资源优势,在服务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绿色转型,支持企业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深下功夫,开展系列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咨询服务和成果转化等工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探索黄河三角洲保护与开发新模式、新路径,把研究院管理中心工作推向新水平,进一步服务好全市发展大局。”
近年来,市档案馆抢抓档案事业发展机遇,综合管理、档案业务建设取得了新成效,先后获得“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省“业务建设规范”市级综合档案馆、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四块“金字招牌”。市档案馆馆长张维岭表示,下一步,市档案馆将紧紧围绕全会精神,紧抓“十四五”规划机遇,推进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紧抓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发挥档案资政作用,合力服务全市“四项重点工作”“九个三年行动计划”和“九大改革攻坚”;紧抓新修订档案法贯彻实施机遇,切实强化档案管理,用法律的刚性约束推动档案业务提质增效;紧抓档案管理体制改革机遇,聚焦档案馆“收管存用”主责主业,落实“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神圣职责。
“十三五”期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立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工作布局,在统筹协调全面依法治市,整体推动法治监督、行政执法、刑事执行、公共法律服务等方面协同发力、推深做实,为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服务和坚实的法治保障。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召开后,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少锋深感振奋:“在今后实践中,我们将会以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奋斗目标,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扎实开展地方立法工作,全面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奋力谱写新时代法治东营建设新篇章。”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石循刚表示,“十四五”时期,全市人社部门将继续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服务至上的理念,在就业创业方面,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首要位置,大力扶持就业新业态;在社会保障方面,进一步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人才引进方面,引导企业加大人才投入,探索建立更加开放、更加优惠的留人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到东营就业创业;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持续推进事业单位“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以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的精神,全力构建保障民生服务发展的新格局,在提升民生福祉工作中做出更大贡献。
“今年9月,全国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现场会在东营召开,‘东营公务出行保障模式’走向全国推广。”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由立志介绍,近年来,市机关事务局扎实开展重要专项任务和重点改革,以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为主的政府通用资产管理日趋统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走在全省机关事务前列,标准化建设入选后勤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依托独创的“两定一竞”社会化运作模式,规划实施智慧餐厅、“三系统两平台”信息平台等项目建设,走出了一条“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办成事”的集约发展之路。下一步,他们将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契机,对标“十四五”时期“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目标要求,以打造节约型机关为引领,进一步深化集中统一管理,筑牢标准化、信息化“两化”支撑,努力为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做出积极的贡献。
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优化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推进产业数字化,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作为地方高校,近年来学校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持续提升科研水平,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于企业和生产一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党委书记孙学斋表示,“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以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为契机,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聚焦新能源学科发展,继续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不断增强科研创新和服务能力,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赋能。
“全会为全市银行业做好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工商银行东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张东海表示,下一步,工商银行东营分行将以支持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金融支持,做好对制造业、普惠小微、民营经济的金融服务,加大涉农和扶贫贷款投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以金融力量助推具有东营特色和持续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和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作为一名基层党代表,我由衷为我市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与自豪!”全会召开后,河口区义和镇同和新村党委委员、艾河党支部书记王玉红备受鼓舞,信心十足:“我要第一时间将会议精神传达下去,与村‘两委’成员和全体村民一道,按照我市十四五规划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布局要求,谋划新农村建设,抢抓我区建设锦绣河口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全域旅游体系的新机遇,发挥党员带动作用,带领村民更新观念、创新举措,发展好庄园经济、生态旅游,做好产业链延伸,探索健康食品加工等高附加值产业,以扎实的工作实践让全会精神迅速在基层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