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头晕警惕“耳石症” 专家教你自辨法

2020-12-17 14:46:09 来源: 鲁中晨报 举报
0
分享到:
T + -

头晕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发现症状后,应到专业门诊就诊,找到真正的病因,不应盲目就医,可能被误认为颈椎病等其他疾病治疗,得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到底“头晕”是怎么回事?该如何诊治?又该如何预防呢?12月15日,滨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董树岗接受记者采访,为大家进行了知识科普。


董树岗从神经科角度将“头晕”大体分为四个范畴:眩晕、精神性头晕、平衡失调、晕厥前状态。眩晕指的是患者出现运动错觉,其表现为反复规律的旋转、倾斜、上下或水平直线运动感觉。董树岗告诉记者,眩晕是症状表现最为明显和突出的头晕类型,病人大都描述“墙倒屋塌、天旋地转”,经常伴随恶心、呕吐、面色苍白。以眩晕起病的患者,绝大多数是外周前庭的问题,症状严重,但经过前庭功能训练、复位、药物等治疗后,症状可缓解,不会出现大的问题。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中枢前庭系统受累引起的眩晕患者,前庭神经核所在的桥脑是脑干的关键部位,梗死或出血等引起桥脑的问题可能会带来运动、感觉异常,严重会危及到生命。如果在眩晕的同时伴有肢体运动、感觉异常的问题,或者眩晕患者为老年人、有脑血管危险因素的人,一定要谨慎对待。

精神性头晕的患者描述多是“头昏沉感”,有头晕主诉,但从不跌倒,体检无异常。这类患者多不是神经科的问题,可能有工作压力大、疲劳等亚健康状态,或者感冒、睡眠欠佳等前驱因素,部分患者可能还有情绪的问题。精神性头晕没有特异性,治疗上也是以休息、调节生活节奏为主,多数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症状会自行消失。

平衡失调指的是不平衡感或不稳感,通常无眩晕症状。董树岗说,平衡失调是客观表现,一般都伴有视觉系统或者本体感觉系统的问题,需要系统的神经系统检查排查病因。晕厥前状态几乎都是内科系统的问题,其发病机制是全脑血流的一过性下降,如直立性低血压、低血糖、心律失常等,多数患者平时就有血压偏低、心律失常问题,在应激状态或者猛站猛起时,出现晕厥。

董树岗介绍,大多数眩晕为前庭周围性眩晕,这类眩晕中最常见的疾病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就是俗称的“耳石症”。当你感到头晕时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耳石症呢?这里董树岗教给大家一些自我判断的方法。首先问自己两个问题:头晕发作时是否与改变头位或体位有关?比如从卧位到坐位,从平卧位到侧卧位,或者低头抬头时才发作。持续时间是多久?耳石症发作时持续时间较短,多不超过1分钟。再来做几个动作:患者坐在床上,然后慢慢躺下(保持20秒左右),头部垫高30°,向左侧转头(保持20秒左右),然后回正迅速向右转头(保持20秒左右)再回正缓慢起身,自我感受在某一体位时是否会出现剧烈的眩晕。第二个动作需要人辅助,患者坐在床上,头向右侧转45°,另一个人扶住头部,使之保持45°方位不变,迅速躺下,头悬至床下并与床平面成20°~30°角。观察30秒后,患者恢复坐姿,然后头向左转动45°,再重复一次检查,自我感受在某一体位时是否会出现剧烈的眩晕感。如果得了耳石症,要及时就医进行耳石复位。

董树岗提醒广大群众,得了眩晕症后,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前庭康复训练。注意饮食上的调养,要清淡、富有营养,可食用鱼、瘦肉、蛋、蔬菜、水果等食物,而肥腻辛辣的食物不宜多食。还要加强整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能力,但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睡眠要保持充足,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舒畅的心情。

记者 彭翠翠 通讯员 赵岩

AY 本文来源:鲁中晨报 责任编辑:田望月_SD420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