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经济运行最活跃的因子,它们创造着无穷财富,更推动着生产力不断前行。12月17日上午,“寻访齐文化的改革开放基因 见证高质量发展的淄博作为”——发现新“齐迹”大型融媒体采访团来到位于桓台县的东岳未来氢能技术示范中心,一同感受科技创新为企业注入的新活力。
东岳集团创建于1987年,2007年在香港上市。25年时间,东岳集团沿着科技、环保、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成长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氟硅材料生产基地、中国氟硅行业龙头企业、中国第一个氟硅材料产业园区,是大金、三菱、海尔、海信、格力、美的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的优秀供应商。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在新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掌控了大量自主知识产权,在新型环保制冷剂、氟硅材料、氯碱离子膜等方面打破了多项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东岳集团视察,对东岳集团在离子膜研发国产化取得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公司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泰山学者岗位,承担着国家重点火炬计划、国家863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山东省高新技术“一号工程”等重大科技项目,是全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骨干企业和国家商务部、科技部确定的18个“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之一。2010年,东岳集团位列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百强第25位,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第4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历经多年改进后,东岳DMR100燃料电池膜已经完全满足了量产车的需求,并获得了16949的论证。目前科研人员正根据积极按照IATF16949质量标准推进,集中攻关燃料电池膜技术指标,在确保DMR100燃料电池膜实现质量稳定的同时,也使DMR111新产品的质量更稳定、寿命更长、薄膜的厚度更薄,使东岳燃料电池膜在满足小型汽车应用的基础上,能够满足重型卡车的应用。与此同时,科研人员将紧跟客户要求,进一步研发新一代的燃料电池膜,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未来,东岳集团将沿着科技、环保、国际化发展方向,打造全球功能膜材料基地,建设千亿级氟硅产业园区,争创世界级品牌公司。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邹长永 魏智健 李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