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主导产业迭代升级。近年来,淄川区大力实施产业赋能行动,依托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12月16日上午,“寻访齐文化的改革开放基因 见证高质量发展的淄博作为”——发现新“齐迹”大型融媒体采访团来到淄川区,一起感受这里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变化。
转型升级助推产业赋能新发展
近年来,淄川区大力实施产业赋能行动,依托基础扎实的机械制造产业,把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淄川区的激光产业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围绕培育壮大激光智能制造产业,淄川区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新理念,全速全力推进省级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齐鲁激光共享产业园建设,逐步形成激光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从无到有、育新扶强、补链强链,一条涵盖科技研发、装备制造、技术应用的激光产业链逐步成型。淄川激光产业的“星星之火”,正在加速形成“燎原之势”。
“共享加工中心”的“轻资产运营”,为园区激光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成本。
齐鲁激光共享产业园是山东省重点项目、淄博市重大项目,致力于打造中国北方首席高端激光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领跑华北地区激光产业发展,为山东打造经济强省、新旧动能转换深入推进添砖加瓦。
齐鲁激光科技馆中,绚烂夺目的激光秀令人叹服。
产业园坐拥鲁中交通枢纽,距济南国际机场90公里,距青岛港230公里,距日照港300公里,位于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带。淄川经济开发区优势产业聚集、规上企业云集,在137个省级开发区位列第五,全市9个省级开发区荣居榜首。
产业园规划建设8个智能化标准化厂房,1座集办公、展销、会议、餐饮、科研、休闲于一体的办公休闲综合体,项目占地面积113934.53㎡(约合170.90亩)。产业园的发展围绕激光相关产业,着重发展具有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需求、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等特点的激光上下游产品;引进运营公司,以公司化运作考核园区经营指标;成立共享式设备加工中心,避免园区内企业重复投资、无效投资、低效投资;配备专业的会计、法律、电子商务及国际贸易团队,实现园区企业共创、共享、共赢;人才氛围浓厚,科研院所集聚,技术人才储备充足。作为淄博工业旅游的重要地标建筑,齐鲁激光科技馆集艺术性、展示性、教学性于一体,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力推工业和旅游业转型发展,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项目建成后,通过统一规划和管理,使入驻企业能够有序生产,可实现共享发展,有效整合上下游企业,实现平台共享,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预计项目建成后新增销售收入300000万元、利润60000万元、利税81000万元,新增就业4500人。
齐鲁激光共享产业园区的建设,可有效处理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对促进产业转型、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等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工业强市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具体体现。
山东镭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介绍公司有关情况。
项目创新激发乡村经济新活力
12月16日上午,采访团还集体采访了土峪村。
土峪村位于淄川区洪山镇东南部山区,三面环山,海拔400多米,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土峪村又被称为“石头村”,目前村里有300多幢保存较好的石头民居。
青未了,作为山东省第一个本土精品民宿品牌,在历经3年的筹备建设和试营运后正式成立。取意“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青未了”最受欢迎的复式亲子民宿。
齐长城·青未了,选址齐长城沿线石头红叶美村——土峪村最佳观山处,秋感红叶之静美,冬享黄柿之丰硕。青未了以复合空间形态呈现乡村会客厅的整体内容,以示范带动整村的梳理与修整,构筑齐长城脚下美丽乡村生活方式社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土峪村是首旅集团在淄博市中华民俗文化创意园项目红线范围内的省级传统村落,保留了相对完整的村庄肌理和原始风貌。经长期实地勘测、调研,首旅集团专门成立了村落独立发展的项目公司。“青未了”项目是首旅集团在淄博市首期落地的项目,项目总投资5.2亿元。
目前,青未了启动的项目一期共打造了11套精品高端民宿,建设中为传统民居恢复使用示范,植入亲子度假内容,并结合本土建筑元素、文化内容,梳理了建筑的物理空间和人本主义的场景体验空间。主要功能有:住宿、体验式手工制作、建筑博物馆、文化社交、生态餐厅、乡村风物展示区等。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钊瑞 魏智健 见习记者 孙良栋 视频 邹长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