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桓台县马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会务大厅,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正在进行。桓台县“新时代理论宣讲联盟”宣讲团成员来到这里,将理论宣讲与“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宜业宜居新生小城市”有机结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连日来,为推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群众心中扎根,桓台县创新宣传方式,活化宣讲载体,开展了多层次、全覆盖、多样化的宣讲活动。县大班子成员带头,分别下沉到所在支部、分管领域、挂包联系点,进行宣讲12人次。遴选28名县直部门领导干部,到各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业文明实践站点累计开展报告宣讲28场。与此同时,县、镇、村、企志愿队伍联动,组建“党员骨干宣讲团”“农民宣讲团”“五老宣讲团”“第一书记宣讲团”“青春飞扬宣讲团”等宣讲团队,开展各种各类宣讲180余场次,用接地气的语言,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全会精神迅速传达到每一个党组织、每一名党员干部群众。
理论宣讲是连接理论与实践、政策与群众的桥梁,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推进理论宣讲大众化、普及化、规范化,桓台县整合有关部门、单位理论宣讲资源,组建“新时代理论宣讲联盟”,开展常态化宣讲。
“我想问问房屋继承的事。”“俺楼下邻居养狗,扰民啦,咋办呢?”“俺老家的宅基地能继承不?”在桓台县,行走的“小板凳”随处可见。这是“新时代理论宣讲联盟”宣讲的创新形式之一。“小板凳拉呱”法治宣讲员在楼头巷尾倾听群众诉求,把法治理论融入百姓故事,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幸福食堂“就餐会”、村民座谈会、社区“小板凳拉呱”、企业“晨夕会”……“新时代理论宣讲联盟”体现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各成员单位根据群众需求,结合各自业务职能,安排制定授课内容和方式,把阵地扩展到群众家门口,把话筒交给村民、把讲台交给群众,实施“菜单式”宣讲,实现了由“大课堂”“大报告”变为“活课堂”“微宣讲”,因地制宜、不拘形式宣讲理论政策,营造了人人学、人人悟、人人讲的浓厚氛围。
“快板书”“情景剧”“三句半”……在宣讲中,“新时代理论宣讲联盟”采取“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文图音视”推送等全媒传播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将上级“要求学什么”和基层“需要学什么”有机结合,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理论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设专题专栏,及时转载推送权威解读和重要评论文章,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学习强国”“i桓台”APP及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等平台,第一时间报道各级各部门学习的生动实践,对党的政策、理论进行多角度、立体化解读。比如,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宣讲中,策划推出“主播与你一起学”“微课堂”等栏目,创作一批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创意独特的微视频,打造指尖上的学习平台,让全会精神宣传更加透彻鲜活、更富吸引力。目前,各平台线上阅读量超过5万次。
“宣讲+媒体”的探索和实践,成为“新时代理论宣讲联盟”深入群众进行政策解读的有益补充。媒体开设的“民生实事惠民生”“改革创新看桓台”“十三五看变化”“十四五谈发展”等专栏,综合运用图文、视频、音频等手段,深入挖掘报道全县“十三五”取得的发展成就和“十四五”的宏伟蓝图,真正使人民群众感受到自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人,从而使践行党的政策和创新理论宣讲更加深入人心。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永成 通讯员 岳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