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磅礴力量,擘画宏伟蓝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回眸“十三五”,“人民至上”始终都是最鲜明的底色,对此,广大人民群众感同身受。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中,有关民生福祉的规划依然笔重情浓,饱含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浓浓暖意。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扎实推进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建设品质之城、幸福之城,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刻内涵,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民生福祉不断提高。
驰而不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织密民生保障网,着力改善特殊群体生活品质。“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创新优化999大救助格局,健全“主动发现、快速响应”“一门受理、协同办理”“重大问题协同协调”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左右畅通、高效运转的大救助格局。加大低保救助资金投入,探索由重收入式救助扩展到收入、支出并重式救助。加强对困境未成年人的保障,开展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多种形式关爱服务,形成“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合力推动、共同关爱困境未成年人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提升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力与社会参与度,进一步筑牢我市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增强“幸福之城”保障力,使“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触目可及。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助力改善老人生活品质。《建议》中强调,“要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功能,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落地机制。落实社区服务用房无偿用于养老服务政策,鼓励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发展,实现社区医养结合。加大对社会资本引导,支持养老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打造1-2个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养老品牌,每千名老人床位达到55张。探索建立养老服务消费机制,培育发展养老市场。加强护理人员队伍建设,推动专业养老护理服务队伍的持证上岗率达到95%以上,让老年人获得感更强。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合力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加强城乡社区信息服务设施和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建设,优化简化办理程序,提供社区代办服务。结合推广“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逐步规范社区政务服务工作体系,实施开展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服务效能提升专项计划,完善提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政务大厅)服务能力,积极争创省社区治理实验区。进一步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区志愿服务“四社联动”,鼓励支持社区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和基层政府委托事项。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建立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十四五”末实现镇街社会工作支持中心全覆盖。念念用之民生,铺绘城乡社区的幸福底色,提升城乡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民生改善,百姓实惠。
新蓝图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贯穿始终,驰而不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坚定不移引领我市民政事业勇毅前行,矢志不渝向着同心同向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现代化上合新区的目标不断前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抓住奋斗目标、克服矛盾困难,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提高民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使我市民政事业再创新辉煌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
来源:金胶州数字报